走特色蔬菜、藥材種植路子的探索人
——藤縣金貿大棚蔬菜專業合作社何金勇
如果你有機會經過蒙太公路藤縣太平鎮新雅村路段,你會看到一個連片上百畝的蔬菜種植大棚,相間的大棚里面栽培的綠色、紅色、黃色競相斗艷的荷蘭彩椒、網紋甜瓜、泰國小紅椒等按標準化種植的蔬果瓜菜,給人一種似乎置身于花果園仙境中的感覺。知內情的人才知道這是藤縣金貿大棚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種植示范基地,合作社的領頭人是從廣東返鄉創業的共產黨員何金勇。他的成功之路也不平凡,幾經坎坷成為了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廣大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領頭雁。
1、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該同志5年前經了解,他發現當時家鄉太平鎮還沒有人搞設施大棚種植。善于動腦筋的何金勇就琢磨開了,與其在外地東奔西跑,還不如回到家鄉干一番事業。經過認真的思考,決定放棄在外打工返回家鄉創業,隨后到各地考察,就到了南寧、河南、山東等大棚種植示范基地觀摩、學習、取經。回來后即向親戚朋友東借西籌,加上自己打工掙的一部分積蓄,于2006年6月在梧州藤縣太平鎮新雅村大鴨組投資了5萬多元租地創建了5畝現代農業示范基地。
創業是艱苦的,該同志腦子里總想著他的大棚,經常吃在基地、住在基地、深入田間地頭觀察所種作物的長勢。遇到不懂問題,就主動向農業主管部門領導、農藝師們請教,并且利用空余時間學習打字和操作電腦知識,以便能通過在網絡上翻閱大量的高新農業科技資料。他初創建的5畝現代農業示范基地采用大棚保溫、深井抽水、滴管灌溉等現代設施農業新技術,按照無公害標準化種植網紋甜瓜、彩椒、泰國紅小辣椒、荷蘭大青瓜等特色蔬菜瓜果品種,并嘗試按反季節進行栽培,以便錯開產銷季節。由于他的精心細致管理加之通過網絡隨時了解掌握市場流通信息,大棚種植基地當年便收到可觀的效益,平均每畝純利達到1.2萬多元,初步嘗到了發展現代農業的甜頭。
2、努力打造購銷平臺。剛創建基地不久該同志發現自己種出的產品,因還沒有建立供銷固定的客戶。因此,當時無論是在本地市場或者廣東等地批發市場,銷路都不是很穩定,有相當部分經銷商甚至沒見過這些高新優質的農產品。于是,該同志到湖南、廣東、上海等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了解行情、派名片推介自己親自栽培種植出來的產品,尋找穩定的大客戶。經過不斷的努力,以真誠和優質的產品最終得到了客商的支持和信任接納了自己的產品。目前基地生產出來的優質農產品已遠銷湖南、廣東、香港等地,并建立了多個穩定的客戶,為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下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倡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立足于規模發展,帶動群眾共同致富。此后兩年,該基地逐步擴大規模,完善基礎設施,不斷引進新的品種增加應市種類,期間引進了20多個特色品種,并不斷引進各種高新種植技術并從中吸納消化運用到基地栽培管理中。何金勇同志近幾年靠創勁、勤勞和智惠富了,但他心里有個愿望,作為共產黨員,他時刻記著黨的宗旨、目標是要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新農村,為此,他憑借著自己與生俱來的淳樸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逐村走訪,開始部分村民信任度不是很高,種植的積極性也不夠,響應的村民仍不多。雖然遭到冷遇,但他堅信一定能讓群眾相信這是發家致富的好路子。他在思考,光靠一個人努力還是遠遠不夠,必須建立一個有組織的機構,來擴大影響力。于是他找到了和自己一起打工的朋友并耐心說服和他一起創業。在市、縣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09年5月,由該同志發起,在藤縣太平鎮創建了“藤縣金貿大棚蔬菜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以“合作社+農戶+基地”經營模式運作,把大棚示范基地作為“大本營”,通過團結合作,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市場地位和競爭力,各生產基地在何金勇的帶領下,嚴格按照無公害綠色食品的生產要求,分層次抓好技術培訓和生產服務,每一個基地由一名專業技術人員負責指導生產全過程,嚴格把關,確保產品質量,還組織成員開展有針對性的科技培訓,產品實行保價回收。使社員和周邊群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擴大了在當地的影響,“藤縣金貿大棚蔬菜專業合作社”得到了進一步的壯大和發展。
4、多方面籌措資金,推動發展設施農業和中草藥材種植取得新成效。為了加大現代設施農業的影響力,該同志提出以基地為核心,將合作社產業做大做強,引領農民走現代農業的新路子,帶動更多的農民共同致富。在合作社成立后,該同志積極爭取市、縣領導的支持,還從多方面籌措資金,到2011年4月在太平鎮和東榮鎮夏垌新村分別設立有大棚蔬菜種植示范基地,總面積230畝。合作社社員發展到39人,同時推廣帶動本縣農戶大棚和露地蔬菜種植面積1100畝,農戶年畝增收3000多元。該同志還利用自己的知識和摸索出的致富經驗于2007年開始種植中草藥藥材(巴戟天),并逐年增加種植面積,到現在種植藥材總面積有430畝,帶動藥材種植面積700多畝。到2011年初所種植的巴戟天已開始陸續采收,畝產值達3萬多元。
該同志帶領下的藤縣金貿大棚蔬菜專業合作社2010年總產值246萬元,總純利潤116萬元,社員年均收入2.9萬元,在大棚蔬菜和藥材種植方面解決了390個農民的就業問題。2010年該同志領導下的示范基地種植的網紋甜瓜、荷蘭彩椒、荷蘭大青瓜2010年11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檢測符合無公害食品要求。
2009年,該示范基地被縣委組織部樹為 “農村黨員大培訓示范基地”, 2010年該同志被評為“自治區勞動模范”和“2010年廣西科技種養大王”及廣西“十佳特色農業種植大戶”,該同志領導的合作社被市政府評為市級十佳示范合作社,同時該社基地被農業部批準為標準蔬菜園創建。
5、充分發揮示范基地的輻射作用,帶動周邊鄉鎮特色農業的發展。市、縣主要領導曾多次到該示范基地檢查指導工作,并先后迎來了各鄉鎮、村的干部群眾2000多人參觀學習。何金勇同志對現在的發展規模和取得的帶動效應仍不滿足,需要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適銷蔬菜品種,豐富蔬菜品種結構,滿足客戶需要。正在謀劃更大的發展,并著手擴建高架標準大棚,建立田頭冷庫,完善冷鏈系統,進行直供直銷;保證蔬菜新鮮,質量好。并注冊商標,樹立自己的品牌,注重精品包裝打入超市,提高了產品的價值,帶動更多的農民群眾一起創業致富。該同志為農民增收起到標兵作用,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