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時事  直播  房產 家裝  汽車  理財  零距離問政  騎樓論壇  周末玩乜嘢  我們相親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唐宋時期,梧州依然是兩廣商貿物流的重要集散地,宋朝元豐年間,朝廷更在梧州設立錢監,這個錢監是江南六大錢監之一
        【古郡史話⑤】梧州,鑄幣歷史越千年
        2017-05-18 10:23   西江都市報   記者 趙洋

        ????西江都市報記者 趙洋

        ????隋唐宋時期,雖然嶺南政治中心東移,但借助于水上交通的優勢,梧州依然是兩廣商貿物流的重要集散地,商業保持繁榮。無論是元豐監、中和窯的建造,還是梧州官辦教育的萌芽,都與當時的商業發展不可分割。

        ????唐朝始稱“梧州”

        ????隋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廢封州設蒼梧郡,隸屬廣州,治蒼梧,轄蒼梧、都城、封川、封陽4地。

        ????到了唐朝,蒼梧郡改設為州,始稱梧州。據《蒼梧縣志》記載:“武德(621年),名梧州”,“領蒼梧、孟陵、戎城三縣”。

        ????據《梧州古今》一書記載:作為城市名稱,梧州定名的時間早于廣西各市。柳州得名始于634年,比梧州晚了13年,而南寧和北海分別得名于1324年和1662年,比梧州晚了703年和1041年。

        ????對于“梧州”之名的說法,史學界眾說紛紜。梧州市志辦原主任陳金源介紹,主要有兩個說法,一是取“蒼梧”之“梧”;二是取“梧桐樹”之梧,因梧州曾盛產刺梧桐。

        ????627年,全國設10道,地方行政體制由州、縣二級轉變為道、州(郡)、縣三級,嶺南道領75州,梧州隸屬嶺南道。

        ????640年,梧州改稱梧州郡。650年至655年,廣、桂、邕、容、安南府皆隸廣州都督府統攝,稱為“嶺南五管”。是年,朝廷規定梧州貢銀、斑布。

        ????746年,梧州郡復稱蒼梧郡,隸屬容管經略使(另有一說稱,742年梧州郡復稱蒼梧郡)。758年,蒼梧郡復稱梧州。唐末,梧州僅僅轄蒼梧一縣。

        ????張九齡是唐朝名相,也是著名的文學家。《廣東省志·大事記》記載,716年,張九齡招募民工,修拓大庾嶺新路,使嶺南通江淮要道“坦坦而方五軌,闐闐而走四通”。梧州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彭志創認為,大庾嶺新路修通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梧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交通運輸地位。

        ????“雖然交通地位弱化了,但唐朝時梧州仍是廣西重要的港口城市。”陳金源認為,橫貫兩廣的珠江水路是廣州與廣西聯系的重要通道,外省不少商賈通過水路將貨物運到梧州,然后經梧州中轉到附近地區銷售。

        ????據《梧州市志經濟卷》介紹,唐朝時,梧州一帶及嶺南中部地區出現了商人階層和專門從事轉口貿易的富商,他們多是沿桂江水路往返于桂林、梧州等地進行貿易。

        ????宋朝商賈云集梧州

        ????宋朝,作為兩廣水路交通咽喉的梧州,商賈云集,交易頻繁,成為珠江內河著名的商品集散中心以及廣西的手工業城。

        ????971年,南漢亡,梧州屬宋。宋代行政區劃沿襲唐制,將“道”改名為“路”。968年至976年,北宋置廣南路,梧州隸屬廣南路。

        ????廣東和廣西,合稱兩廣,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廣信,是兩漢時期的交州首府,取“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之意,位于現今梧州與廣東封開一帶,即西江與賀江交匯一帶。

        ????997年,全國劃為15路,嶺南以廣信為界,廣信以西,稱為廣南西路,廣信以東,則為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常簡稱廣西,廣南東路常簡稱廣東,這是廣西和廣東得名之始。廣南西路轄25州65縣,梧州隸屬廣南西路。

        ????對當時梧州的經濟,《梧州古今》有如下記載:“宋朝,梧州商賈云集交易。市場上交易的大宗貨物有鹽、米、紡織品及海外舶來品。貨物多在梧州水路集散,大量的鹽從廣東船運至梧州,再由梧州轉運到廣西各地。當時,廣西農業比廣東發達,商人在梧州采購糧食,運往廣東。此外,郁江上游的練子、邕州的繚布、容州的蕉葛等,通過船舶運到梧州,再轉運各地。”

        ????1071年,梧州首次設置商稅稅務,年額五千貫。960年至1279年,梧州為廣西鐵器制造中心之一,生鐵冶煉技藝高超,所鑄生鐵被譽為“天下美材”。據記載,唐宋時期,梧州出現了縫紉店和生產銅、鐵器的手工業作坊,宋朝時,梧州已有鑄鐵、鑄銅業。

        ????“鲙美不堪全用鯉,果珍何忍命為奴。云歸上國名終遠,郡帶諸藩勢未孤。銅鼓聲浮翻霹靂,桄榔林靜露真珠。溪平花檻饒桃李,疆壓鶯歌盡鷓鴣。三足告祥文上載,獨峰為盛事原無。封疆自覺隋時廣,飲食從分過嶺殊。行伍戢威遵下武,兒童知學樂從儒。風輕別墅來漁唱,人到閑坊戀酒壚。服尚鮮華幾兩蜀,市相交易類全吳。營稀賢帥遍栽柳,扇慕良規各制蒲。春聳門欄多列戟,雪從弦管舞雙奴。只因談笑評風俗,僭用詩謠和袴襦……”這是北宋宰相陳執中所作的《題蒼梧郡》中的部分詩句。陳執中曾主政梧州16年,離任時作了《題蒼梧郡》,在詩中,他描述了當時梧州的史跡、風光、民情、飲食、衣著、文化等各方面情況。梧州歷史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陳侃言認為,盡管《題蒼梧郡》描述略有夸張,但總體上還是反映出宋代梧州真實的市井百態,從中可看出當時梧州經濟發展狀況較好。

        ????元豐監年鑄錢量占全國12%

        ????宋代,經濟社會有了新的發展,梧州更是兩廣重要的商貿物流集散中心,貨幣需求量急劇增加。梧州水運交通便利,適合運送原料、燃料,以及生產出來的錢幣。于是,元豐監應運而生。

        ????錢鑒路在1951年辟路,1978年定名錢鑒路。現在,桂江二橋東處的道路旁,立有一尊“崇寧重寶”銅錢雕塑,還建有錢鑒公園。銅錢雕塑,錢鑒路名,無不提醒著人們:梧州一千多年前的一段錢幣歷史值得銘記。

        1965 年從元豐監鑄錢作坊遺址出土的北宋“ 崇寧重寶”“崇寧通寶”銅錢。(圖片來自《梧州市博物館文物藏品精粹》)

        ??? 1071年,根據宋朝廷安排,梧州設元豐監(江南六大錢監之一,因開辦于宋神宗元豐年間,故稱元豐監),從事錢幣鑄造。每年鑄銅錢18萬緡(每緡1000枚,占當時全國鑄錢150萬緡的12%)。當時,全國設錢監26處,江南有“衡、舒、嚴、鄂、韶、梧”6處錢監。元豐監居于舒州同安(10萬緡)、嚴州神泉(10萬緡)、鄂州寶泉(10萬緡)三監之上,是當時江南較大的錢監。元豐監存在期間,共鑄錢1000萬緡。陳侃言在《史識梧州》一書中指出:“宋代鑄錢遺址中,梧州元豐錢監是目前國內能夠確定地址的唯一錢監。”

        ????鑄幣機構定址梧州,顯然是宋代朝廷深思熟慮的結果。陳金源認為,梧州水路交通方便,是一個天然的物流中心,元豐監位于桂江邊,從廣西德保運鑄幣材料來,可經右江、郁江、潯江的水路到達;從賀州、藤州運來,路程不遠,走陸路也方便;從北流運來,水路可走北流河,也可走陸路;從韶州運來,可先運至廣州,再經西江運來。如果把錢幣運出使用,也是方便的,梧州向北,經桂江水路可達陽朔、桂林和興安;向西北,經象州、柳州可達融州及河池等地;向西南,可達貴港、南寧和崇左。

        ????陳侃言認為,古往今來,錢幣均是中央政府鑄造頒行的,能定址為鑄錢工場,可見當時梧州的經濟實力不可小覷。

        ????藤縣中和窯,是北宋后期至宋元之際生產外銷瓷器為主的民窯,如今已是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梧州地區文物普查發現中和窯。有專家認為,中和窯遺址為研究中國陶瓷發展史,研究我國古代外銷陶瓷提供了新資料,對研究宋代廣西的手工業和社會經濟及對外友好往來有重要意義。

        中和窯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資料圖)

        ??? 據《藤縣志》記載,中和窯古窯分布密集,范圍長2公里。出土以影青釉為主,白釉為次,有各式碗盞、盤碟、杯、盒、缽、壺、罐、瓶、燈、爐、盂、熏爐、魂瓶、枕、腰鼓和花模具等。花紋方面,有折枝、纏枝花卉、纏枝卷葉、海水游魚、海水戲嬰、飛禽等。瓷窯燒造年代大約在北宋后期至宋元之際,盛于南宋時期。從中和窯的生產能力看,它可提供相當多的產品外銷出口。

        ????除了中和窯,藤縣還有勝西古窯址、雅窯窯址等。陳金源認為,大量的瓷器交易需要大量的錢幣,中和窯的存在,從另一個側面可反映出元豐監設立的重要性。

        ????“梧州府學”見證教育發展

        ????如果說獨特的文化是梧州獨一無二的印記,那么教育就是梧州體內的血液,奔流不息。唐宋年間,梧州有風聲,有雨聲,還有朗朗的讀書聲。

        ????唐朝年間,廣西教育資源極度貧乏,考中進士的學子殊為難得,堪稱“百年一遇”。唐貞觀七年(633年)藤縣鐔津(現藤縣藤州鎮)的李堯臣中進士,是廣西的第一個進士,后累官至交州刺史,有政績。

        ????古時候,聚族里居,比戶相連,里中有門,稱為“里門”。據《藤縣志》記載:“唐太宗賜其(李堯臣)里門為登俊。”時至如今,藤縣還有紀念李堯臣的登俊路。

        ????發展經濟,要有文化與教育作支撐。宋代,梧州是廣西發展教育最早的城市之一,1086年至1093年(宋元祐年間),梧州知州張唐輔在冰井泉北設立梧州府學,作為參加科舉考試人員學習的場所,這是梧州興辦教育的開端。

        ????梧州市區學德路是一條似乎尋常不過的小巷子,位于大東上路孔廟里西側,廣廈商業城北側。別小看這條巷子,它早在明朝時就飄溢著書香。關于學德路的歷史,《梧州市志文化卷》有清晰的記載:明朝稱學德巷(以附近的府學宮取名),民國25年改稱學德街,1953年改稱學德路。

        ????陳金源介紹,宋代的梧州府學位于梧州市第二中學校原河東校址內,在明代時,梧州府學遷至梧州城東門外(即如今大東上路孔廟里右側),明朝時稱學德巷,便是勉勵這條小巷的年輕人勤奮向學,如今的梧州市中山小學,也曾用名“學德路小學”。

        ????(除注明外,文中史料均引自《廣西通志》)

        編輯:黃東瑩 鐘笑瑩

        梧州零距離客戶端

         
         
        我也來說兩句 0條評論 | 查看評論
         
         
        會員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留言內容:
         
        市民和游客用手機鏡頭品味嶺南老城的韻味
        梧柳高速藤縣段鋪設瀝青路面
        高考視頻監控系統聯網調試
        包粽子 掛艾草
        “老城故事”——丁國明鋼筆畫展開展
        嶺南風情巡游
        梧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08001990號 梧公網安備:45040000045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許可證號: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離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梧州零距離網”的所有作品,任何媒體轉載須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梧州零距離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亚洲图片激情小说|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jjzzjjzz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亚洲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在线亚洲v日韩v|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天堂| 亚洲成年轻人电影网站www|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亚洲三级电影网站|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看|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