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粟楚峰)“去年依靠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我們村組集體經濟收入成效明顯,不僅股民拿到了集體經濟分紅,村干部也得到了相應分紅補貼,一年來大家辛勤付出都有了收獲,村民覺得有奔頭,我們看著也很開心。”日前,長洲區興龍街道平浪村黨總支部副書記趙煥標高興地說道。
趙煥標談到的是長洲區探索村集體“三式分紅”模式所取得的新成效。該區在股改、產業、獎補三個方面以實體分紅激發村集體發展內生動力,讓村民腰包更鼓、群眾生活更美、鄉村振興成效更實。
據了解,近年來,長洲區持續深化“股改先鋒”黨建品牌,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對該區27個行政村(涉農社區)、459個村民小組集體“三資”(資金、資源和資產)依規開展清產核資,將經營性、資源性資產進行折股量化,以“股份分紅”增厚家底。近年來,該區共量化集體總資產34.06億元,共配置集體資產股份25.03萬股,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1.02萬元增加到如今的2.27萬元,增長率達122.55%,有效推動股民真正成為集體資產的所有者和受益者。
同時,長洲區依托“一村一品”黨建品牌建設行動,由農業農村局、科協等單位統籌技術人才資源,組建專家團隊,實地指導各村開發菊花、陽光玫瑰等種植業,以自主性經營確保收益分配更合理,讓更多村民享受發展紅利。2024年以來,該區村集體分紅總額達238萬元,惠及村民群眾1.3萬余人;組集體分紅總額5079萬元,惠及177個村民小組。
此外,長洲區還探索建立集體經濟發展與村干部獎勵報酬掛鉤機制,推行“基本報酬+星級獎勵+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創收獎勵”的村干部結構性補貼制度,以提取集體經濟經營性純收入作為“分紅補貼”,進一步激發各村干事創業激情。2024年,該區享受星級獎勵和集體經濟分紅補貼的村“兩委”干部達到了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