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郭俊杰 通訊員 徐炎艷)連日來,全市大部地區出現小到中雨,局地出現大雨到大暴雨。本輪強降雨導致我市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災情,目前全市防汛救災工作有序展開。
記者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受本輪強降雨影響,截至8月5日,萬秀區、長洲區、龍圩區、蒼梧縣、藤縣等縣(市、區)的多個鄉鎮受災,累計受災人口13593人,緊急避險轉移856人,需緊急生活救助人口202人,倒塌房屋1間,嚴重損壞房屋4間,一般損壞房屋24間,農作物受災面積490.5公頃,無人員傷亡報告。
面對汛情,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于8月3日15時啟動洪澇災害四級應急響應。除前期降雨影響較小的蒙山縣外,其余6個縣(市、區)均已同步啟動四級應急響應。為加強一線指導,指揮部于8月5日上午派出3個工作組前置至災情較重的地區,協助當地開展防汛救災工作。
同時,全市各級各部門全面開展防汛風險隱患排查整治,針對排查出的1301個地質災害隱患點、11199處中等以上風險區、7959處一層切坡建房、1224處山洪災害危險區以及36處城市易澇點,建立隱患清單臺賬,落實防控措施,強化閉環管理,確保風險可控。
應急準備工作也在同步推進,各有關部門按預案要求落實搶險隊伍和物資保障,全市各類專業搶險力量已全部進入24小時備勤狀態。在物資儲備方面,編織袋、三色布、土工布、砂石、鋼筋、木樁等關鍵防汛物料,均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的要求完成造冊登記,并指定緊急調度聯系人,確保隨時可調派至重點區域開展應急處置。
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持續加強雨情汛情會商研判,及時調整應急響應,強化臨災調度和預警“叫應”機制落實,重點抓好危險區域人員避險轉移,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