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冼振宇)為強力推進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近日,廣西市場監管部門曝光一批電動自行車領域典型案例,其中包括長洲區某車行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電動自行車案。
今年1月,蒼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巡查發現,長洲區某車行的當事人到蒼梧縣沙頭鎮沙南大道的一棟空置房屋前,開展“小刀”牌電動自行車促銷活動,同時公開銷售電動自行車涉嫌非法改裝的鞍座、蓄電池托架等配件。執法人員在現場發現有改裝鞍座、加裝蓄電池托架、涉嫌改變原車電器配件的半成品電動自行車46臺,與產品合格證圖樣不符的電動自行車3臺,貨值總額44100元。
經廣西質檢院檢驗,涉案的3臺電動自行車均與產品合格證圖樣不符,且因鞍座長度和蓄電池防篡改2個項目不合格,被定為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產品。蒼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認定該車行當事人銷售加裝、改裝和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的違法事實,責令當事人停止銷售違法的產品,改正上述違法行為,作出了沒收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3臺并處罰款的行政處罰。
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表示,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屬于違法行為,生產銷售者要合法合規經營,自覺抵制非法拼改裝違法行為。建議廣大消費者選擇信譽良好,證照齊全的正規商家購買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查看產品的CCC認證證書以及產品合格證信息,切勿私自拼裝、改裝電動自行車,共同消除身邊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