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雨燕 通訊員 賈亮城 趙珈)以往,辦案檢察官在查詢日常案件資料時,常需“翻箱倒柜”查找檔案。如今,依托數字檔案室的一鍵精準調取功能,幾秒鐘內就能獲取所需資料,不僅減輕了工作負擔,還提高了案件辦理的速度和質量。這是梧州市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市檢察院”)數字檔案室建設取得實效的生動縮影。
自2020年7月被選定為自治區級數字檔案室建設試點單位以來,市檢察院將試點建設工作作為推動檢察事業與時俱進的關鍵工程,納入整體發展規劃,通過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引入具備強大數字化處理能力和智能化管理功能的系統,實現了各門類檔案的文件級計算機檢索,檔案管理的精準度和利用效率實現質的飛躍,檔案工作也從傳統人工管理模式向智能化、自動化管理模式轉變,為檢察業務高效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日前,市檢察院數字檔案室成功通過自治區測評,成為全區檢察機關首家、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中首個“自治區級數字檔案室”。
檔案數字化革新為檢察工作提供全方位助力。在管理決策層面,市檢察院借助大數據技術,實時匯聚整合訴訟、文書、聲像等九大門類檔案數據,通過智能統計管理功能,一鍵生成檔案資源熱力圖等精準數據分析報告,為優化資源配置、研判工作態勢、制定科學決策提供了堅實數據支撐。在檢察業務方面,檢察官可通過檔案智能檢索利用體系在線查看、打印、下載所需資料,真正實現“案件辦理—電子歸檔—智能推送”的無縫銜接與一體化流轉,類案調閱時間平均縮短80%。
去年以來,市檢察院深入實施數字檢察戰略,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盼望的領域切入,持續推動“數字革命”與檢察工作深度融合,充分運用22個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辦理監督案件123件,實現從“個案辦理”向“類案監督”轉變,形成一系列有特色、見效果、可借鑒的數字檢察實踐成果。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市檢察機關將縱深推進數字檢察建設,努力以科技助力“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為新時代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數字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