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郭偉華
8月,走進我市的產業園區,一條條道路四通八達、寬闊平整;一家家企業開足馬力、生產正酣;一個個項目加快推進、落地見效……今年以來,我市工業園區在經濟承壓的大背景下,以數智賦能為筆,以項目攻堅為墨,在高質量發展的畫卷上寫下了“穩中有進”的生動注腳。
上半年,全市產業園區發展成績單亮點紛呈: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7.04%,其中前50家重點企業貢獻了84.5%的產值,展現出強勁韌性;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2家,累計達387家;新簽約項目投資總額達389.7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70.2%,其中制造業項目占比超95%;落地項目投資完成額142.5億元,完成全年目標54.8%,其中制造業項目占比87%,為產業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走進梧州臨港經濟區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中透著蓬勃生機。上半年,該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突破10%,成為全市園區中的“排頭兵”。
產業園區經濟增長迅速的同時,一批企業也在這里成長壯大。位于梧州臨港經濟區循環片區的梧州市毅馬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軋鋼車間里,機械臂精準作業,智能儀表盤實時跳動著各項數據。“前不久,我們獲評為自治區先進級智能工廠。”梧州市毅馬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興田的自豪溢于言表,煉鋼、軋鋼環節的智能化改造,讓生產效率提升顯著,疊加用電價格政策紅利,企業上半年產值增長超15%,50%~60%的產品遠銷華東市場。如今,公司正加速管理數字化升級,向著全年50億元產值目標沖刺。
這樣的轉型故事在園區遍地開花。位于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高新片區的廣西睿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鋰電池生產線,智能機械設備高速運轉,一節節電池從自動化生產線魚貫而出,發往全球各地。“產值增長25%,銷售額提升30%,新產品貢獻了40%的新增營收。”廣西睿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部長杜鑫泉給出的一組數據,勾勒出企業發展的強勁勢頭。該公司關鍵技術的突破讓成本降低10%,更讓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物聯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物流等領域的競爭力持續攀升。
數智賦能的成效不止于單個企業。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建成人工智能技術協同中心1個,共有2家企業獲國家級數字化轉型貫標星級評估認證,3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優秀場景案例,2家智能制造標桿企業、18家智能工廠、19家數字化車間獲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認定,13家企業躋身廣西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榜單……“人工智能+制造”正從概念變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企業的穩健增長,離不開一雙雙“看得見的手”的精準助力。“電力供應穩了,審批時間縮了一半,30多個技術崗位全填滿了。”杜鑫泉對廣西實體經濟服務員駐梧州工作隊的服務贊不絕口。這種“保姆式”服務,正是梧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縮影。
從智能車間的機器轟鳴到重點項目的建設熱潮,從龍頭企業的穩健領跑到新興產業的加速崛起,我市工業園區正以數智賦能為引擎,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向著全年目標任務全力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