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近年來,藤縣塘步鎮古祀村白鳩咀組以黨建為引領,創新“小組議事” 模式,將基層治理“大文章”落筆于“小村組”,通過建體系、搭平臺、優機制,推動民事民議、民辦、民管,形成共謀共建共治共評共享的鄉村治理新風貌,為全鎮基層治理提供了鮮活樣本。
作為示范點,該組聚焦“誰來議”,按照“黨建引領、群眾主體”思路,整合村黨員、鄉賢能人等力量,推選9人組成小組理事會常委,讓“公家事” 變“自家事”。“以前村里辦事插不上嘴,現在理事會常問意見,紅白事簡辦后沒人鋪張浪費了。”村民黃健明笑言。2025年上半年,當地紅白事簡辦率達 95%,節約資金20余萬元,矛盾糾紛同比下降40%,村民對廉孝文化認同感顯著提升。
為解決“哪里議”,該組整合資源,搭建“鄉村夜話”平臺,實行“一事一聽”制度,結合“清單制”“積分制”激發村民主人翁意識。“怎么議”上,以理事會為核心構建“說、議、辦、評”機制,定期召開夜話,讓群眾握有謀劃權、監督權。“上次提的路燈問題,3天就修好了!”村民秦阿姨滿臉自豪。“鄉村夜話”平臺搭建以來,已收集民意20余條,為12人次排憂解難。
聚焦“議得好”,當地建立“五項清單”,落實“四議兩公開”等制度,借助“一卡通”、農村集體資產監管平臺公開村務,暢通監督渠道,實現“村務陽光”。
如今,塘步鎮以白鳩咀組的實踐為范本,在全鎮推廣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參與機制,通過搭建群眾議事平臺、完善治理評價體系、規范權力運行,不斷拓寬群眾參與渠道,讓基層治理更接地氣、更聚民心,推動全鎮鄉村治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岳柱健 陳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