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吳艷虹)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報料稱,長洲區(qū)西堤三路一項目工地降塵噴淋設施水量過大,導致外圍路面濕滑,給過往行人和車輛帶來安全隱患。
9月23日,西堤三路一項目工地外圍的噴淋系統正在工作,噴出的水花覆蓋了半個人行道。
9月23日,記者來到該項目工地外圍路段看到,噴淋系統持續(xù)作業(yè),水霧彌漫,路面有明顯水跡,路面低洼處更形成了積水。行人和車輛路過時紛紛減慢速度,有的行人會用手上的袋子遮擋著灑到頭部的水霧。從西堤公園方向步行而來的市民李女士說:“送孩子上學時常遇路面濕滑,有時候下雨天也在噴水。”開兩輪車的市民小劉表示,曾多次目睹前方車輛打滑,他駕駛車輛來到該路段時也會自覺減慢速度。市民呼吁工地在落實降塵措施的同時,也應兼顧公共安全。
隨后,記者向項目施工方了解到,除了下雨天,噴淋系統整天不間斷噴水降塵。
該項目的圍擋均安裝了噴淋設施,并在施工期間持續(xù)運行。 本組圖片由記者吳艷虹攝
據了解,為全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市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局按規(guī)定督促各工地嚴格落實“九個100%”揚塵管控措施,其中包括“拆除工程施工作業(yè)場所及工地周邊100%灑水降塵”。因此,全市在建工地的圍擋均安裝了噴淋設施,并在施工期間持續(xù)運行,以降低空氣中粉塵濃度。
針對市民反映的訴求,市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局有關人員表示,已關注到相關反饋,將高度重視安全問題。同時,該局會聯合市質安站指導施工單位等視現場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噴淋設施角度,根據天氣和路面情況動態(tài)調整噴淋時長與水量,避免積水產生,并安排專人加強路面巡查,及時清理積水,設置警示標識,保障通行安全。目前,上述工地已著手整改。
市政協委員謝炯光:
城市公共管理無小事,一方面,有關部門應積極探索大氣污染防治的聯合調度辦法,確保噴淋點設置、噴淋場景減少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另一方面在涉及道路交通安全問題時,多考慮用階段性噴淋、間歇性噴淋來實現治污與保障道路通行安全的有效協同,實現“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更加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