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熬夜不利于身體健康,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對于工作等不可抗因素而長期熬夜的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危重醫學科主任醫師薄世寧建議,事后的一些“補救”措施,能讓身體得到適當恢復。
熬夜要有規律:建議規律、固定時間熬夜,固定時間起床,白天一定要睡夠,周末即使不上班也要保持這樣的習慣。熬夜時把房間燈打開,周圍光線亮會讓身體誤以為是白天;白天睡覺時把窗簾拉嚴實。這樣做有助于盡快重置晝夜節律,重新打造生物鐘,比顛倒加混亂的作息要好一點。
熬夜最好別吃夜宵:違背晝夜節律的進食,既會損傷糖耐量,同時胰島素的敏感性也會下降,增加糖尿病風險,而且這么晚吃也容易肥胖。晚上熬夜實在太餓,盡量避開含糖飲料、高熱量油炸食物,吃一些水果、牛奶、雞蛋、全麥面包等,既可以補充膳食纖維和優質蛋白,熱量又不會太高,對代謝影響比較小。
減少久坐:熬夜伏案工作者每工作2至3小時,最好站起來活動10分鐘左右,減少下肢血栓的形成。
及時補覺:如果沒有大段時間補覺,午覺一定要安排上,其他時間可抽空瞇一會兒,哪怕十分鐘也有效。
調整飲食:睡眠不足容易損害皮膚功能,加速皮膚老化,出現皺紋增加、色素分布不勻、膚色暗黃等狀況,所以熬夜后要補充抗氧化物質。深色蔬菜如紫甘藍,漿果類水果如藍莓、草莓,以及核桃、綠茶等含量都很豐富,可以適當多吃一點。
適當運動:白天補覺后,精力充沛情況下,可以適量運動,能降低熬夜帶來的負面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下降等不良反應。
足量飲水:熬夜第二天要多攝入水分,以保持身體的代謝。也可喝些能輕度緩解壓力、安神助眠、增加飽腹感的飲品,如淡茶、蜂蜜水、紅棗水、綠豆湯等。
(據生命時報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