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羅枚 通訊員 梁紅欣)今年三季度以來,我市錨定糧食安全、特色產業升級、科技成果轉化核心目標,打出“技術示范+專項攻關+服務護航”組合拳,讓科技服務精準扎根田間地頭,催生出豐產增收的“金果子”。
在糧食生產領域,我市以水稻綠色種植為突破口,集成施肥新技術、新產品與新機具,創新建立“測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無人機施肥”的水稻“三新”技術模式,同步依托科技特派員“組團服務”,打造水稻水肥一體化管理、增施有機肥及化肥減量施用示范樣板水田,通過“科技+實踐”雙輪驅動,持續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讓糧田既保產又提質。
特色農業產業攻關成果顯著。聚焦六堡茶、桑蠶、軟枝油茶等優勢產業,我市精準發力,前三季度投入科研經費100萬元,支持“六堡茶種質資源發掘與良種選育”“六堡茶+油茶高效生態種植模式研究與示范”等5項六堡茶科技專項立項;“廣西農業科技園區創新輻射能力建設”項目順利通過驗收,通過該項目實施強化產學研合作,共建茶樹良種引種試驗基地等科研試驗基地2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5個,開展“六堡茶茶園機械化修剪與采茶技術規程”等新品種新技術應用示范19項。與此同時,“微生物+籠舍”“陸基圓池工廠化養殖”等現代設施技術加速落地,為全市設施農業向150億元總產值目標沖刺注入強勁動力。
科技服務為農業發展筑牢“后盾”。我市開展“科技先鋒”服務行動,手把手指導企業培育科技特質,搭建產學研合作橋梁。三季度期間,全市共組織申報2025年廣西科技計劃項目120項,“廣西農業科技園區創新輻射能力建設”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心劑”。
一系列科技賦能舉措,既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又激活特色產業動能,為梧州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