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甘沁雨 通訊員 卓躍婕 莫惠勛)三輪車擠占通道、二輪車隨意穿行——這曾是長洲區紅嶺街道新龍市場周邊長期存在的治理難題。如今,隨著紅嶺街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的深入推進,新龍市場周邊環境秩序煥然一新,贏得群眾紛紛點贊。
11月19日,記者在新龍市場對出的龍門路走訪時看到,道路寬敞,新規劃的兩輪車停車區域內,車輛首尾一致、整齊劃一地停放在白線內。曾經被流動攤販占據的通道,如今已暢通無阻,加裝的活動式防撞樁有效地區分了人行與車行空間。
據了解,整治前,新龍市場周邊長期存在20余戶三輪車攤販擠占停車區域、人車混行等亂象,安全隱患突出,群眾反映強烈。面對這一治理難題,今年7月起,紅嶺街道通過實地走訪、聯合多部門會商,制定系統整治方案,一方面開展法治宣傳,引導流動攤販規范經營;另一方面完善配套設施,加裝16個防撞樁、新增250余個兩輪車停車位,規范停車秩序,開展常態化巡查,鞏固整治成效。
“每天7時30分到18時30分,我們都安排專人管理,確保馬路暢通,實現24小時監控。這樣既維持了秩序,也方便在處理糾紛時有據可查。”新龍市場管理人員說。
從群眾訴求到精準整治,從環境煥新到長效守護,紅嶺街道直面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服務送到群眾“心坎上”。今年以來,該街道依托長洲區“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治理體系,借力“城區部門—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四級聯動等多項核心機制,推動治理力量精準下沉,重點圍繞市場秩序、巷道環境和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等群眾關切的問題,將群眾訴求轉化為具體工作清單,先后完成了新龍市場周邊整治、福興市場后巷道整治提升、平浪小區充電樁升級改造等一系列民生項目,獲得了群眾的廣泛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