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鄧超妍 通訊員 黃小玲)近日,在蒙山縣夏宜瑤族鄉六洛食用藥用菌產業示范基地,空氣中彌漫著紫靈芝孢子粉的芳香,工人在栽培車間里熟練地采摘成熟的靈芝,并趁著晴好天氣進行晾曬。倉庫內,經過晾曬的紫靈芝成品堆積如山,另一批工人加緊進行分級、包裝。隨后,這些優質的菌菇產品被搬運到高速公路冷藏車,當天即可直達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我返鄉后既圓了創業夢想,還帶動了村民一起增收致富。”基地負責人李萬偉是夏宜瑤族鄉六洛村人,5年前,他帶著所學知識返鄉創辦了六洛食用藥用菌產業示范基地。該基地通過標準化、智能化的層架栽培模式,大幅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和單位產量,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扶持,以及廣西科學院、農科院的技術指導下,先后成功培育出紫靈芝、灰樹花、紫丁香蘑等十余個市場前景廣闊的新菌株。
今年以來,該基地培育的紫靈芝已采收了4批次,產量約10噸,而且行情看漲,紫靈芝出廠每公斤收購價達600元,其他干品食用蘑菇每公斤約140元。令人欣喜的是,這些來自瑤山深處的生態珍品已成功翻山越嶺,不僅熱銷至粵港澳大灣區,更遠銷東南亞市場。近些年,越南引進了我國的食藥用菌種植技術,李萬偉的團隊憑借產品的研發和智慧系統操控技術優勢,與越南的相關企業達成了長期合作關系。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這為我們返鄉創業者指明了前進方向。”李萬偉表示,目前基地正積極推進生產車間改擴建工程,預計新車間投產后可實現年產菌棒約700萬個,年利潤達200多萬元,還將為當地創造多個就業崗位,帶動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
蒙山縣夏宜瑤族鄉黨委書記蔣慶龍介紹,下一步將深化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攻克關鍵技術、提升產業質效,健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聯農帶農機制,讓群眾共享發展紅利,讓小菌菇撐起鄉村振興“致富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