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少武,男,中共黨員,主任醫師;1993年7月畢業于廣西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本科),2005年10月研究生畢業于廣西醫學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在職),2010年3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管理經濟學碩士畢業;現任職于梧州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兼心血管內科主任。
葉少武同志從醫18年來,擁護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思想上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愛崗敬業、恪守醫德。1995年他開始致力于心血管內科工作,經過多年的臨床一線錘煉和不斷的學習提高,積累了豐富的心血管疾病臨床診療經驗,具有熟練和過硬的心臟手術操作技術。作為廣西醫學會第八屆內科學分會委員、我院心血管學科帶頭人,葉少武同志在獨立開展心血管內科日常工作的同時,帶領科室團隊積極開展新業務、新技術,使科室的業務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業務范圍不斷擴大,工作成績突出,尤其是在冠心病介入治療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他牽頭開展的多項新技術、新業務填補了巿內空白,使科室逐漸發展成為梧州市同行領先科室,而其個人亦因此榮獲梧州市首屆優秀人才稱號。
一、政治思想和醫德醫風方面
葉少武同志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自覺學習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服從上級領導,依法辦事,公正廉明,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組織紀律性強,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能夠以身作則,在群眾中起到先鋒模范作用;有吃苦耐勞、開拓創新、無私奉獻、求真務實、認真負責的精神;有較強的組織、協調、指揮能力。在臨床診療工作中,嚴格按照醫療規范診治每一位患者,具備良好的醫德和敬業精神,關心體貼病人,與病人坦誠相待,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團結同事,能正確對待榮譽和地位。從醫18年來,未發生過醫療事故及差錯。
二、病區管理和臨床專業技術方面
葉少武同志在擔任醫院領導職務后仍兼任心血管內科主任職責。期間,他一直堅持在臨床一線工作,堅持每周至少四次以上的主任查房和每周一次的專家門診工作,堅持主持和指導疑難、復雜、創新、高風險的手術。同時,注重科室管理和人才培養:首先是將加強醫療安全放在工作首位,狠抓科室病歷的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定期對病歷質量進行檢查和點評,有效督促下級醫生按時按質完成醫療文書的書寫工作;定期進行疑難、死亡病例討論,在討論總結經驗,提高醫療質量,規范年輕醫生的醫療行為;開展典型案例學習工作,通過分析,從中吸取教訓,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其次是嚴抓科室“三基三嚴”工作。督促落實科室“三基三嚴”培訓及考核,開展科室的業務講座和培訓,夯實科室的專業基礎。第三是注重科室的持續發展工作。在加強醫療質量和安全工作的同時,注重病人的回訪工作,通過回訪跟蹤,及時有效改進存在的醫療護理缺陷和隱患,為科室的健康持續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條件。第四是注重科室落實醫院的規章制度工作,尤其是首診負責制、會診報告制度、疑難死亡病例討論制度等,檢查和督促下級醫生完成各種醫療工作的記錄,如疑難死亡討論記錄、醫院內感染監控記錄、單病種管理記錄、藥物不良反應記錄等,使科室的醫療活動規范開展成為常態。科室榮獲“安康杯”優勝班組、“黨員先鋒崗”、“全國巾幗示范崗”榮譽稱號。
2002年,作為學科帶頭人,葉少武同志帶領科室團隊在梧州市率先開展心臟介入診斷和治療手術,至目前,開展的手術包括急診經皮冠脈介入治療;急診冠脈溶栓術;急診球囊抽吸術;經股動脈或橈動脈冠脈介入治療;臨時或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先心病封堵術;風濕性心臟病球囊擴張術;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主動脈球囊反搏等。經皮冠脈介入治療可以完成左主干病變、三支病變、分叉病變、慢性閉塞性病變等高難手術。2004年聘副高職稱以來,他牽頭開展的新技術包括:經橈動脈介入診療技術、分叉病變的雙球囊對吻技術、雙支架植入技術、抽吸導管技術、主動脈球囊反搏技術、肺動脈瓣狹窄擴張術、先天性心臟病封堵術、心內電生理檢查及射頻消融術等。其中,多項新業務、新技術填補了市內空白,在梧州市及周邊地區享有較高的聲譽。2010年獲主任醫師職稱。
三、科學研究和新技術方面
在開展的臨床試驗中,葉少武同志作為項目第一負責人參與自治區科技廳項目有《普羅帕酮和胺碘酮轉復陣發性房顫的臨床研究》,市科技局項目有《傾斜試驗加硝酸甘油舌下含化診斷血管迷走性暈厥的臨床研究》、《靜脈注射左氧氟沙星對QT離散度影響的臨床研究》、《經皮腎動脈腔內成形術+支架植入治療腎動脈狹窄的臨床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水平變化的臨床研究》、《社區高血壓患者認知情況與調查》;作為項目第二負責人的項目有《急診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治療急性心肌梗塞臨床研究》、《梧州市醫學圖像存檔及通信系統建立》、《經橈動脈穿刺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臨床研究》、《脈搏波傳導速度與冠心病相關性的臨床研究》、《血栓通預防冠狀動脈支架再狹窄的臨床應用研究》等。其中《梧州市醫療網絡建設》和《傾斜試驗加硝酸甘油舌下含化診斷血管迷走性暈厥的臨床研究》已經通過梧州市科技局的科研鑒定,達到區內領先水平并獲得梧州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社區高血壓患者認知情況與調查》已經結題并通過了梧州市科技局的科研鑒定,達到區內領先水平。在開展臨床和科研工作的同時,撰寫的論文,在省級以上醫學刊物《廣西醫學》、《內科》、《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廣東醫學》、《重慶醫學》等雜志上發表的論文及綜述有《99mTC-MIBI運動負荷試驗評價卡維地洛對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室功能的影響》、《傾斜試驗加硝酸甘油舌下含化診斷血管迷走性暈厥的臨床研究》、《缺血性心肌病的非藥物治療》等九篇,這些論文和綜述在臨床實踐中驗證了它的實用價值,使梧州市心血管內科臨床和介入治療水平躍上新臺階,并帶動桂東南地區心血管內科的發展,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四、教學工作方面
葉少武同志非常注重人才培養,經常性的親自指導科內進修醫師和實習醫師掌握本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方法,注重培養他們的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的思維,每年完成帶教實習生、進修醫生達到40~50人,多次被評為先進帶教老師。2010年他作為主要負責人,成功組織召開了梧州市首屆心腦血管疾病介入治療學術會議,通過會議帶動了桂東南地區及周邊地區的心血管內科及介入治療事業的發展。
五、繼續教育方面
為更全面深入地掌握和更新自己的心內科診療技術,葉少武同志于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到廣西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班深造,2009年9月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心臟中心進修心臟介入治療技術;并積極參加各種專業的國際和國內會議,在業余時間瀏覽訪問各種心內科專業網站,以期不斷學習和掌握心內科領域的新進展、業內新聞和學術動態等。同時,自覺學習各種心內科專業期刊,反復認真閱讀《內科學》、《希氏內科學(心血管分冊)》、《實用心臟病學》、《超聲心動圖學》及Braunward著的《Heart Disease》等經典著作,旁參如《現代冠心病》、《臨床心電圖學》、《心血管藥理學》、《現代介入心臟病學實用技術》、《冠狀動脈造影與臨床》、《臨床冠心病介入治療》、《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技術與策略》等專著啟發自己;積極參加國內、區內的各種學術會議論壇,參加梧州市醫學會舉行的每月一次的心血管內科學組、內科分會的學術活動;使自己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知識,適應時代的發展。
鑒于其突出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葉少武同志被梧州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聘為梧州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醫療衛生專家庫心血管內科組專家,被梧州市醫學會聘為梧州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