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8日,梧州市生態文明建設開啟歷史新篇章的標志性日子。
這天,一塊金邊灰底印刻著“國家森林城市”六個綠色字體的榮譽牌匾,落入了梧州囊中。廣西首個森林城由此誕生了,這也讓梧州躋身全國生態建設的先進行列。
6月的大連,在寧靜中透著一股股激情。不遠萬里來到大連參加第八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并接受榮譽稱號的梧州人,更是心潮澎湃——因為,他們見證了梧州發展進程中又一個里程碑的豎立,見證了梧州城市建設和城市形象的又一次跨越。
18日16時30分許,在悠揚的旋律中,在現場數百雙充滿贊賞之情的目光中,滿載收獲喜悅的市長王凱,闊步走向主席臺,代表梧州市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主任王剛的手中,接過由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梧州的“國家森林城市”牌匾,臉上充滿欣慰之情。
的確,任何人都會為三年艱苦付出而締結的碩果感到欣慰和高興。三年來,梧州投入23億多元,完成了市區綠化美化工程、環城森林景觀工程、綠色通道工程、新農村綠色家園工程、森林生態文化工程和林業產業工程等六大“創森”工程;三年來,市委書記劉志勇、市長王凱等市黨政軍領導率先垂范,扛鋤揮鍬,種下了一棵棵扮綠梧州的大樹;三年來,全市所有的機關、企事業單位,所有的街道、社區,也不論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村百姓,都全心身投入到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山上植樹造林、街巷見縫插綠、庭院栽花種草;三年來,梧州的森林覆蓋率從70.7%增加到74.8%,穩居廣西第一,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8%,綠地率達34.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44平方米……
猶記得,2009年的3月,劉志勇、王凱在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動員大會上的響徹梧州青山綠野的聲音:用三年時間,拿下“國家森林城市”這個稱號;
猶記得,“創森”大幕拉開后的梧州,每年的植樹時節,公路邊、荒山上、街道旁,人影憧憧,栽下一片片綠,成為“廣西綠化模范城市”;
猶記得,來自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與贊賞:綠是梧州的品牌,是梧州的財富,是梧州的未來,也是梧州的發展優勢與潛力所在;
……
“國家森林城市”,這是一塊寄托了梧州320萬人民期盼的牌匾,這是一塊蘊含著梧州人奮勇當先精神的牌匾,這是一塊融城市形象、人民幸福、未來發展的牌匾。她的背后,是梧州令人驚嘆的綠,是梧州優良的城市生態環境,是梧州勃勃生機與深厚潛力的寫照。
聽著國家林業局領導宣讀授予梧州“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的決定,看著王凱在主席臺上接過牌匾,現場的梧州代表激動的神情溢于言表。
“這是我們三年努力的結果,是全市上下揮灑汗水、貢獻心智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堅持走生態文明科學發展理念的結果,是致力于提高人民幸福感的結果。”市林業局局長謝善高激動地說,這是梧州的榮光。
“祝賀你們!”這是在梧州得到“國家森林城市”這塊榮譽牌匾后,在現場的梧州人所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
論壇結束后,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陳秋華向梧州市表示祝賀:“這塊牌匾含金量真的很高。”
梧州的成功,贏來的不僅僅是熱烈的掌聲和羨慕的目光,更多的是人們對梧州的向往。來自湖南省益陽市的一位與會代表說,梧州一定很美麗。“翻看了一下論壇組委會贈送的介紹梧州‘創森’成效的會刊,發現梧州的生態建設很有特色,也很成功,十分值得借鑒和學習。”這位代表在祝賀梧州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之際,認為這將為梧州的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殊榮在手,梧州人沒有太多的驕傲。王凱表示,“創森”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創森”成功,只是梧州現代生態文明建設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未來,我市將按照城市建設“三部曲”的既定戰略,拉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花園城市”的大幕。
人們可以看見的是:因為“創森”,今天的梧州,不再是昨天的模樣。
人們可以憧憬的是:繼續“創森”,未來的梧州,必將更加絢麗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