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報料熱線報道(記者 曾燕)炎熱夏季,走在綠樹成蔭的街道上可以躲避陽光的暴曬。近日,許多市民發現,走在大樹下,常常會感到有水滴滴到皮膚上,卻發現不了水從何來。這到底是什么?園林專家表示,這是樹木在”排汗”,也是樹木在進行自我保護。
????榕樹會滴水 疑為蟲子分泌物
????近日,家住新興一路的劉女士發現,每次從路邊茂盛的榕樹下走過,總會感到有針尖大小的水滴滴在皮膚上,只能感覺到,卻看不到。劉女士說她每年夏天都能感覺到這樣的水滴滴在皮膚上,但是春天、秋天、冬天卻沒有這種感覺。“是夏天穿的少的緣故,還是我皮膚太敏感?我總覺得是蟲子的分泌物……”這些水滴讓劉女士感到有點不安。
????8月12日上午,記者來到劉女士所說的新興一路紅會醫院附近道路,只見行道樹茂盛的枝葉阻擋了陽光的直射,走在樹下,在感受到涼爽的同時,也感覺到了細小的水滴,如果不仔細看,肉眼很難看清楚。
????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市園林部門,園林專家黃亞光表示,如果樹木枝葉繁茂,一般不會有蟲子的分泌物滴落,除非是病態的樹。市民感覺到的水滴是由樹木產生的,樹木滴水與莊稼掛露水現象非常類似,是植物生命力旺盛的表現。
????他告訴記者,大樹下滴水其實是植物在“排汗”,因為隨著溫度升高,地溫也升高,植物的根系也變得更加旺盛,樹木本身調節機制也發揮作用,葉面氣孔放大,蒸發加速,植物的水分吸收充分,沒來得及蒸騰就滴下來了,所以市民能感覺到細小的水滴滴到皮膚上。
????小水滴無害 “出汗”是樹木自我保護
????“車停在樹下時間長了就能看到一些油乎乎的水滴,看著很臟,這些水滴有沒有毒?”新興一路的高路說,現在他幾乎不敢把車停到樹下,尤其是中午。
????黃亞光表示,水滴是植物排出的水分,就像是人的汗液,對人體并沒有傷害,市民大可放心。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排汗也是樹木的一種自我保護,炎熱夏季,樹木產生的水滴可降低溫度,避免枝葉被灼傷。至于高路所說的車上看起來油乎乎的水滴,應該不是水滴本身的原因,而是與空氣污染有關。
????“這些水滴不僅對人體無害,還有很多好處。”他表示,“大樹底下好乘涼”其實有兩層含義,其一,大樹茂密的枝葉可阻擋陽光直射,降低樹下溫度。其次,炎熱夏季,葉面“吐”水能保持樹下水分充足,人們在感受樹陰的同時還能呼吸濕潤的空氣,這也是樹木調節氣候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