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東安江環繞著村落,村道兩旁種上了玉蘭花、木棉、桂花……初夏時節走進蒼梧縣沙頭鎮龍科村,清新的空氣中彌漫著花香。
????村干部介紹,龍科村目前建有沼氣池150多座,為村環境保潔創造了有利條件。平時,村民將爛菜葉、雜草等能腐敗降解的垃圾投到沼氣池,這樣能夠多產沼氣,而沼液用來給蔬菜、果樹施肥,實現了能源、肥料和環境保潔兼得。
????當然,龍科村優美的環境并非僅靠沼氣池這樣的設施來維持,關鍵還在于村民們養成了良好的衛生意識和習慣?!奥放阅莾煽霉鸹湎?,以前是村民倒垃圾的地方,但一有垃圾我就去清理,看到我清理的次數多了,大家也不好意思丟了。你看,現在多潔凈!”該村婦女盧秀科說,只要人人都有一分責任心,日常多注意一點兒,屋里屋外勤收拾一點兒,村里環境肯定會越來越整潔。
????在龍科村,大部分村民家庭有一個舒適的小庭院,里面種著紅丹桂、玉蘭等風景樹,院內院外都打掃得很干凈?!拔覀兇迕穸己茏杂X實行‘門前三包’的。我還鼓勵女兒經常清掃附近的村道,讓她從小養成愛美愛整潔的好習慣。”“我把自家的垃圾分類了,能燒的就燒掉,把灰燼與雞鴨糞便和在一起,用來培育砂糖橘可好了?!编l親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向筆者介紹說。
????龍科村黨支部書記蘇佳才說,該村依托便利的交通條件發展種養業,目前有四個成規模的養豬場、一個養牛場和兩個養鴨場,且都建有沼氣池。每個養殖場每天可產生六七擔沼液給附近的村民用于種菜種果,循環利用資源模式讓村民少用了不少化肥,堅持下來就是很好的效益。有了這樣的基礎,“清潔鄉村”活動就比較好開展。村“兩委”組織黨員清理公共環境,村民們都自覺參加。同時,村“兩委”組織制定了本村的衛生公約,張貼在公共場所和各家各戶門口,讓男女老少都知曉并遵守,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形成人人參與環境治理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