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萍 通訊員 朱慧倩)近日,蒼梧縣木雙鎮公路沿線多個村莊增加了不少新的垃圾池。與一般的垃圾池不同,新的垃圾池為焚燒式垃圾池,里面設置有一層鋼筋隔斷,垃圾焚燒后,灰燼落入底層,可作農家肥使用。
????木雙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團主席黎漢森說,該鎮有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17000多人,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不少。將這些垃圾進行就地分類焚燒,投入少、占地小、易管理、見效快且使用維護方便,能較好解決鄉村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
????據了解,以前沒有垃圾池的時候,當地村民都習慣把垃圾丟進河里,容易造成對水源的污染;或者隨處堆放,時間長了,大大小小的垃圾堆發黑發臭,不僅侵占農村大量土地,影響村容村貌,還滋生蚊蠅、老鼠、蟑螂,成為各種疾病的傳染源;垃圾中的有毒物質被雨水沖刷后,還會滲入地下,污染環境。
????“‘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這個做法非常好,但本地一些村屯離鄉鎮比較遠,交通不便,垃圾運輸車輛等設備又缺乏,村里的垃圾根本沒辦法及時運到鎮里。”木雙鎮副鎮長唐妙麗說,就地分類焚燒確實是目前解決“垃圾圍村”問題較為有效的辦法。木雙鎮計劃建設焚燒式垃圾池52座,目前已建成36座,還有16座在建。
????現在,木雙鎮黎璧村西岸組的保潔員每天都將村里的垃圾收集到高約1.2米、容積為6立方米的新建垃圾池里,把玻璃瓶、電池等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分離出來后,對其他垃圾進行焚燒。該村村干部甘小容說,附近村民自覺參與垃圾處理的積極性很高,一方面自覺將垃圾丟進垃圾池,另一方面也自覺將垃圾燃燒后的余灰,拿回家里作肥料用,一舉兩得。
????在解決“垃圾圍村”問題的同時,木雙鎮還進一步采取行動,清潔田園和清潔水源。該鎮計劃在面積超過15畝的水田旁建設農業生產廢棄垃圾回收點,每個回收點有兩個投放池,分別用于回收瓶裝農藥瓶和秧膜、秧盤等農業生產廢棄垃圾。截至目前,已有2個回收點建成投入使用,另外13個在建。為了清潔流經該鎮的東安江木雙河段的垃圾,該鎮每月都派出船只和人員開展清污作業,確保河流和水源的清潔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