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業內人士如何看待?近日,梧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局有關負責人(以下簡稱“文新局”)表示,這意味著文化建設已成為一項政府高度重視的民生事業。
?????文化活動多
????鄉村百姓其樂融融
????12月13日,在廣西岑溪市糯垌鎮綜合文化站的一個排練室里,站長高飛鵬坐在一組架子鼓前激情演奏。隨著鼓點節奏響起,站內的其他人員紛紛停下手中的活,專心欣賞他的表演。
????“平時也一樣。即使在吃飯時間,只要文化站內有‘動靜’,周邊的群眾都會拿著筷子端著飯碗,興致勃勃地聚攏過來觀看。”這種場景讓高飛鵬很興奮,他說:“這說明了鄉鎮文化站深受群眾歡迎。”
????在文化站的樂器室內,擺放著政府統一采購標配的樂器,包括電鋼琴、琵琶、古箏、二胡、手風琴等,共4大類38件。
????該鎮在開展農村文化活動中,實行站內常設免費服務項目和站外活動場地的全免費向群眾開放。
????有了充足的場地和器材,近年來鎮里相繼成立綜合文化站樂隊、業余文藝隊、曲藝隊、牛娘戲隊、文體廣場舞蹈隊等5支站辦文藝團隊,成員近百人。
????此外,文化站還組建了舞獅隊、舞龍隊、八音隊,這些文藝團隊的服裝、道具和演奏樂器大部分自費購置。每逢節假日,這些文藝團體都義務為鄉親們演出,不計報酬。
????糯垌鎮62歲的居民丁顯平很喜歡綜合文化站。一年多來,他在站內發現鄉鎮不斷涌現出新的業余或半業余劇團,鎮上的孩子們從小開始接觸戲劇、美術……
????丁顯平介紹,建文化站之前,這里只是一塊荒地,沒人想到現在會如此的熱鬧。有時他還會想到,如果鎮上文化生活足夠豐富,年輕人們會不會留下,不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
?????加大基礎投入
????惠及全市所有行政村
????糯垌鎮綜合文化站只是梧州市文化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梧州市文新局有關人士表示,過去5年,市里加大文化設施基礎建設投入,著力構建鄉鎮文化設施。
????截止2013年年底,全市57個鄉鎮,全部已建好一個文化站。全市863個行政村中,已有237個行政村新建一個村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
????這些文藝活動中心并非一建了之。梧州市文新局有關人士介紹,自治區文化部門每年為每個鎮文化站提供5萬元免費開放經費,還為每個村提供1萬元的文化建設經費。
????文新局副局長潘康進說:“錢不多,但已令鄉鎮和村里平時舉辦文體活動時有了一定的經費保障。”
????《決定》提出,今后將進一步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這令潘康進深感鼓舞。他覺得,文化建設已成為一項政府高度重視的民生事業,未來將有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在梧州市文新局的工作計劃表上,2014年,將再為68個行政村新建一座村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之后逐年投入資金,直至為每一個行政村新建公共文化服務中心。
????梧州市文新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文化體制改革激發的蓬勃活力,將轉化為撬動梧州市文化發展的一股持續動力,活躍在梧州市各大社區廣場和田間地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