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整治:突出問題導向 扭住問題不放
????自始至終著力解決問題,以問題整改開局亮相,以問題整改注入動力,以問題整改交出答卷,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是“衙門作風”的突出表現。自治區黨委首先向機關“六病”開刀,堅決糾正“蓋章跑斷腿、辦事磨破嘴”的不良現象。
????強化實踐體驗——選派3000名干部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選派3萬名干部擔任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在與群眾一起摸爬滾打中接“地氣”去“官氣”。
????對“庸懶散奢”立規矩——區直機關共制定完善了1050項提高效能和821項從嚴管理干部的內部規章。
????嚴格問責——先后查處了賀江水污染事件暴露出的漠視群眾利益的“冷漠病”、廣西水文局濫用公款消費的“享樂病”等等,對有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
????針對部分服務窗口單位“工作日學習不辦公”,學習成了群眾辦事的“攔路虎”“絆腳石”的現象。自治區進行專項整治,聯合調查組明察暗訪,確保服務窗口工作時間不空位、不缺位,不讓群眾吃“閉門羹”、跑冤枉路。
????這一系列做法立竿見影。自治區環保廳加強主動服務意識,在審批大提速上快馬加鞭,并出臺規定:凡是通過技術評估符合環境準入的項目,一律在10個工作日內辦結,比國家規定減少50個工作日。
????“我昨天才到環保廳窗口辦理審批業務,今天就收到回訪的電話。這么周到、細致的服務,讓我很感動。”南寧市民黃先生高興地說。
????隨著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自治區黨委在開展“四清理”的基礎上,又開展了11項專項整治行動。第一批活動單位曬出了頗為亮眼的“成績單”——
????規范“三公”經費支出。去年區直單位一般性支出統一壓縮5%,其中“三公”經費壓縮2.7%。2013年1-11月,自治區本級“三公”經費同比下降21.38%,其中公務接待經費同比下降33%。
????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和優化辦事流程。全區取消或下放現行審批項目380項;實行“一窗受理、關聯審批、統一收費、限時辦結”,審批提速25%。
????清理信訪積案。“一名包案領導、一套領導班子、一個工作方案”,包案化解,做到案結事了、息訪罷訴。全區共排查出550件信訪積案,化解率達99%以上。
????清理環境安全隱患。全區共派出7.27萬人次,拉網式檢查了1.4468萬家企業,發現3472家企業存在安全隱患,其中1902家已完成整改;發現無證無照企業2064家,已完成整改1169家;清查尾礦庫599座,發現469處存在環境安全隱患,已有336處完成整改。
????開展公務用車專項治理。全區共發現公務用車違規問題1.0536萬個,涉及車輛9971輛,100%處理到位。全區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編制壓減26%,所屬事業單位壓減12.52%。從嚴查處公車管理使用方面的違規問題44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5人、組織處理14人。
????清理樓堂館所和辦公用房。叫停經批準但尚未開工建設的樓堂館所項目86個,涉及金額25.17億元。騰退清理超面積建設使用、違規改變使用功能、出租出借的辦公用房6378間,面積17萬平方米。
????“辛辛苦苦干一輩子,不如明星吼一嗓子。”對花大價錢請明星大腕,群眾時有議論。2013年南寧國際民歌節晚會主動瘦身,不請明星大腕,不搞奢華舞臺,節約資金全部用于改善民生。全區取消節慶論壇展會活動121項,取消率達46.5%。
????“這獎那獎不如群眾夸獎,這杯那杯不如群眾口碑。”全區清理撤銷評比表彰項目2281項。
????對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猶如冰炭不可同爐、水火不能相容——
????組織實施“安農工程”,糾正涉農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集資攤派行為245件,確保我區惠農資金22.85億元安全落實。
????規范教育收費行為,重點檢查了8206個單位,查處了各級各類學校亂收費問題20個,涉及金額385.6萬元,12人受到責任追究。
????整頓醫療不正之風,查處回扣、開單提成和大處方問題1042個,責任追究91人;查處醫療服務亂收費問題15個、責任追究5人;997家公立醫療機構建立公立醫院廉潔風險防控機制。
????清退會員卡,整治發放公務員津貼補貼、吃空餉、超職數超編制配備干部、虛設機構、公務外出考察、出國(境)招商引資等專項活動也在有條不紊開展。
????節儉之風勁吹,成效初步展現。一些高檔餐館悄然變身,做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意;過去年關時節,賀年卡、掛歷滿天飛的現象也不見了……
????一項項專項整治行動,解決的是問題,剎住的是歪風,樹起的是形象,收獲的是信任,凝聚的是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