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楊苑君 通訊員 黃海崢
????萬秀區圍繞“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融入當前中心工作,以項目攻堅、社區服務和扶貧攻堅為主陣地,把黨員挺在一線,凝心聚力、引領發展,探索經驗、塑就模式,打造一批叫得響的黨建品牌,讓黨旗高高飄揚在創先爭優、攻堅克難第一線。
????項目攻堅檢驗先鋒本色
????“對于沒有爭議的同類型的動遷戶,可集中高效辦理,力求一次性簽約解決。”6月27日是百花沖棚改項目正式入戶簽約首日,經過努力,共有201戶居民達成簽約意向。雖然達到預期,但大家發現還有許多細節要注意,并形成共識:現居百花沖多為老弱病殘的居民,要用細心、耐心、熱心和真心,將棚改政策講清講透講通。
????百花沖棚戶區改造項目是我市首個制定實施補償安置方案的征拆類項目,也是首個執行貨幣化安置政策的棚改項目,對萬秀區及其他城區棚戶改造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而936戶、近4000人口、征收房屋面積10余萬平方米,加上居民成分復雜、訴求各異,項目推進難度可想而知。“困難在哪,黨員就在哪。哪里要攻堅,黨旗就插在哪!我們就是要以重大項目、民生工程為‘試金石’,來檢驗黨員干部隊伍的先進性和能動性。”萬秀區委書記藍盛新要求。
????百花沖棚改項目,是萬秀區著眼發揮黨員主體模范帶頭作用,推動重大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該區以棚戶改造、粵桂特區、重大工程和扶貧攻堅等為主戰場、主陣地,把黨員挺在一線,完善升級承責團隊負責制,落實問題清單制,讓黨旗在攻堅克難最前線高高飄揚。
????目前,以項目攻堅為平臺,“試金石”的檢驗激勵機制正逐步顯現,黨員干部創先爭優、攻堅克難的干勁進一步激發出來。在西江四橋南岸、環城高速西江特大橋14至16號橋墩施工現場,萬秀區承責團隊全程跟進,協助項目業主解決征拆土地、堆土選址和便道走向等問題,為項目推進保駕護航。在環城高速下潭隧道,近兩百名施工人員二十四小時三班倒,以每天雙向掘進四五米的進度推進隧道施工。
????熱火施工場面還出現在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在國光電子產業園、塘源一路等項目建設現場,挖掘機、泥頭車來往穿梭,開挖、運泥和堆土有序推進。萬秀區加強和完善與粵桂管委會的對接機制,征拆打非雙管齊下,全面服務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產業招商等,為試驗區發展騰飛打牢基礎。
????社區服務激勵創先爭優
????6月26日晚7時30分,萬秀區北環路北四巷23號,伴隨著輕快的音樂,一幫鄰居街坊們跳起了“佳木斯”操,度過身心愉悅的仲夏之夜。
????街坊歡悅的背后,是“愛心姑媽”梁煥珍的真心付出。梁煥珍退休前是一名醫生,退休十多年來發揮余熱,真心為社區居民的生活起居和身體健康服務,贏得了社區居民的贊譽。
????“愛心姑媽”梁煥珍是萬秀區桂北社區樹立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動黨員積極參與“雙報到”等社區服務活動的一個典型。該社區致力打造“黨員律師會客廳(調解室)”、“愛心助學惠民班”等服務品牌,“雙報到”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截至目前,該社區報到登記的在職黨員124名,開展各類服務互動48次,參與活動黨員1362人次。由于表現突出,桂北社區榮獲2016年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近年來,萬秀區深入開展黨員進社區聯系服務群眾“雙報到”活動,以41個城市社區為據點,凝聚69個機關事業單位31個黨支部的789名在職黨員的戰斗力,將黨員身份亮在群眾當中,讓創新爭優體現在為民服務一線。
????目前,萬秀區社區特色黨建品牌建設初顯成效,成功打造了云龍社區“雙報到”單位黨建工作聯席會、桂北社區的機關服務基層、黨員服務群眾的“愛心驛站”、藍天社區“樓宇黨建連萬家”等6個市級示范社區,以點帶面推動“雙報到”活動有效開展。截至目前,該區“雙報到”活動共認領和落實“金點子”、“微心愿”3997個,籌集幫扶資金達185.6萬元,受益群眾達2200余人。
????扶貧攻堅錘煉責任擔當
????“有了這筆錢,我們家擺脫貧困的步子往前邁了一大步。”6月28日,萬秀區夏郢鎮毓秀村村民林萬新高興地說。當日,萬秀區聯合梧州市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召開扶貧貸款推進會,宣傳扶貧政策,并當場向符合條件的26戶農戶,發放207萬多元的扶貧免息小額貸款。
????萬秀區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統籌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攻堅克難。截至目前,該區已完成535戶2041人、3個貧困村、31個行政村的建檔立卡工作,實現精準識別到村到戶到人。在此基礎上,該區實行處級領導及區直單位定點幫扶,以及領導掛點、單位包村、干部包戶的定點扶貧工作責任制,2016年定點扶貧單位共51個,共派出工作隊員560多人,實現了精準幫扶全覆蓋。
????此外,萬秀區還通過“雨露計劃”、企業以及社會各界熱心人士捐贈,全面解決貧困子女就學問題,有效實施教育扶貧政策。依托城區自身優勢,在招收護林員、保潔員、護路工等人員時,優先為貧困人員提供就業機會。計劃投資120萬元對里秀、雙垌村村級辦公舊房進行拆除重建,對旺坡村辦公用房進行改造,投資83萬元對三個貧困村進行硬化道路3.6公里,投資24萬元開展灌溉水渠硬化1.5公里,整合水利部門資金1100萬元改善貧困村水利灌溉設施,確保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有所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