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作品《跳火墩》(組照)之一。
攝影作品《萬馬奔騰》。
攝影作品《大家庭》。
????楊瓊鳳/文
????歐偉文是藤縣攝影界的響當當的人物,他獲得國家級、國際級大獎,他是如何創作出那么多優秀的攝影作品?歐偉文自嘲說,他是一個比較幸運的人,哪怕一群人去拍攝,經常自己能看到和拍到的東西,都會與別人不太相同,這也許是在很多大賽能夠獲獎的原因之一。
????攝影創作源于工作
????歐偉文從小的興趣愛好是畫畫,只要一有空余時間,就用來畫畫。直到大學,他依然對畫畫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在畫畫中,他積累了構圖技巧和色彩知識,對畫面的捕捉有了獨特的看法。 1989年,歐偉文從縣團委調到文化局工作,剛好局里面新購買了一臺單反相機,由他保管和負責攝影工作,這激發了他的攝影興趣。其后,歐偉文發起并成立了藤縣攝影協會,并任秘書長,僅僅三年時間,他就有多幅作品在廣西攝影家協會主辦的攝影大賽中獲獎,他加入了廣西攝影家協會。
????后來有很長一段時間,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歐偉文很少拍攝,作品也不多。2009年,歐偉文當選為藤縣文聯主席,并出任藤縣攝影家協會主席,他才重新投入攝影創作。期間,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加大了對全縣文藝精品創作的扶持力度,促成了一百萬元“金茂文藝獎”的設立,并實施藤縣文藝精品創作簽約制度。2012年,藤縣舉辦了“魅力藤縣”全國攝影大賽,作為活動策劃者,歐偉文擔心作品少,多次與外地攝影協會聯系,邀請他們來藤縣進行攝影創作,同時也組織藤縣攝影協會的會員到鄉下拍攝,最終攝影大賽成功舉行。通過這個活動,歐偉文以及藤縣攝影協會的會員挖掘了藤縣山水的美,發現了很多創作題材。此時,歐偉文也更加專注于個人創作,并且收獲頗豐。
????近年來,在歐偉文致力于攝影創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有100多幅作品在各級攝影展覽(比賽)中獲獎、入選,并當選2014廣西美術書法攝影6個年度人物之一,其中《萬馬奔騰》獲國際攝影大賽金獎,并獲第七屆廣西區人民政府文藝創作銅鼓獎,《跳火墩》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第九屆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獲文獻獎,收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周年HPA作品典藏,并獲2015年度廣西重大文化精品獎,另有12幅作品在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攝影大展中獲獎。
????藤縣攝影家協會在歐偉文的帶領下,在廣西攝影界脫穎而出,成為廣西有影響力的攝影團隊,他們攝影創作碩果累累,在全區性攝影展覽中常常獨占鰲頭,如在2014年廣西文聯和廣西攝影家協會主辦的“中國夢”主題文藝創作廣西美術書法攝影展覽中,展出攝影作品56幅,藤縣就占了17幅,占全區三分之一的份額;在第十屆廣西攝影藝術作品展覽中,藤縣有16幅(組)作品獲獎入選。2013年以來,會員作品每年保持有150幅(組)左右的作品在省級以上獲獎或入選,藤縣文藝事業呈現百花齊放的新景象。
????獨特視角屢獲大獎
????一幅好的攝影作品所具備的特征,既要主題鮮明,更要有創意,有思想深度,有視覺沖擊力,能給人美的享受,或能給人以心靈啟迪。
????2013年國慶期間,歐偉文到甘肅創作。一天下午,歐偉文在山丹軍馬場的一個山頭上守候馬群經過。接近下午四時,幾百匹馬從山坡前以排山倒海之勢奔跑而過,氣勢磅礴,場面震撼。加上當地天氣長時間的無雨,地面干燥,群馬跑過之處塵土飛揚,使場面虛實變幻,幾個趕馬人時而隱沒在塵土中,時而突現在馬背上。歐偉文用佳能5DⅡ配70至300長焦鏡頭居高臨下,不停地狂拍。他將圖片處理成黑白效果,保留了豐富的影調和層次,呈現水墨畫的效果。《萬馬奔騰》在國際攝影大賽和國內攝影大賽中先后獲金獎、銀獎、銅獎,榮譽獎、絲帶獎等獎項8次,并獲廣西文藝最高獎--廣西區人民政府文藝創作銅鼓獎。
????2015年元宵,歐偉文到廣東省普寧市占隴鎮溪東村進行“跳火墩”主題攝影創作。據悉,“跳火墩”是廣東省普寧市占隴鎮溪東村一年一度的迎新辭舊民俗活動,全村老少在大門外或大路旁燃起熊熊篝火,他們懷抱、肩扛、手擎著心中的圣物,有的甚至是自己的孩子,跳過火堆,象征辭舊迎新,去掉晦氣。歐偉文拍攝了村民懷抱、肩扛、手擎著燈籠、神轎、香爐等祭祀器皿,奮勇跳過9個烈火熊熊的火墩情景,捕捉到人們在比賽跳得高、跳得快、跳得遠的動作、神態,照片上的人物仿佛經過一場火的洗禮,展現了勇敢剛毅、不畏險阻的男子漢氣概。歐偉文攝影作品《跳火墩》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第九屆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獲文獻獎,收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周年HPA作品典藏,并獲2015年度廣西重大文化精品獎;另有12幅作品在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攝影大展中獲獎。
????2016年清明節期間,藤縣象棋鎮新芹村盧姓發起成立“盧氏教育基金會”,全體族人聚集在祖屋前,踴躍捐款,體現了互助友愛的精神。“盧氏教育基金會”成立時,歐偉文拍攝了全體盧姓族人在祖屋前的集合。他的攝影作品《大家庭》獲得了第三屆友愛國際攝影大賽優秀獎。
????歐偉文的作品之所以屢屢獲獎,除具有高超的攝影技巧外,更重要的是作品題材的廣泛性與生活性,風光、人物、民俗、生態、動物、花鳥等無不成為他的創作素材,而且其用心捕捉、精心表現平常生活中的簡約美、樸實美。
????創作路上考驗多
????2004年夏天,歐偉文和幾個攝友上太平獅山拍攝,由一個攝友駕車上山。上山的道路很陡,又剛剛下過雨。歐偉文和攝友在上山的途中,由于車輛熄火,制動失靈,車輛從陡峭的山路上后退,快速地飛下山崖。現實所迫,歐偉文和另外一個攝友選擇跳車,而另外兩個攝友一直停留在車上。所幸,在約20米處有一棵大樹正好擋住車輛,車上的人也平安無事。雖然歐偉文跳車成功,但是傷得最重,腳掌上的一條小骨骨折,他在家里休養了三個月。面對攝影創作途中的未知風險,歐偉文經常和攝友強調:“外出拍攝,經常會遇到各種險阻,攝影人要時常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每次外出,歐偉文總要背著重重的攝影包,包里除了裝攝影的各種設備外,還有外出常用的電筒、雨傘、祛風油等。對歐偉文而言,選擇了攝影,就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為了拍好照片,他們經常要風餐露宿。曾經為了拍攝藤縣石表山云海,歐偉文連續在石表山住了幾個晚上;為了拍攝太平獅山日出,歐偉文經常在天亮前,提前兩三個小時從縣城向獅山出發,有時候在獅山打地鋪躺著等日出;為了拍攝各地的風光、風俗人情,歐偉文忍受舟車勞頓,越過千山萬水,拍攝下美好的瞬間……
????探索攝影紀實風格
????現在的中國,可以說是全民攝影時代,優秀攝影師不斷涌現,優秀攝影作品層出不窮,要拍攝出有新意的、與眾不同的好作品,確實不容易。這就要求攝影家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藝術修養和自身素質,深入生活,深入人民,開展以人民為導向的攝影創作,才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偉大作品。歐偉文現在最喜歡法國攝影家布列松,他是世界著名的人文攝影家,決定性瞬間理論的創立者與實踐者,被譽為“現代紀實攝影之父”。布列松選取的題材通常是微小的,但立意是高遠的,他的攝影作品深藏著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理解、對人類的認知,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而歐偉文也以他為榜樣,攝影風格逐漸偏向紀實類,希望能拍出更多有價值的作品。
????作為藤縣攝影協會主席,歐偉文經常組織各種攝影采風活動,以及開展一些專門的攝影培訓講座,大家互相交流學習,以此來提高學員的攝影技能。對于新入門的攝影愛好者,歐偉文認為需要腳踏實地,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攝影知識,要多深入生活,深入生活是攝影創作的唯一源泉,要多向有經驗的攝影家學習,這樣可以少走彎路。 (圖片由歐偉文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