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麥好明 莫焜
5月23日清晨的萬秀區夏郢鎮,薄霧繚繞。茶農郭小蘭背著竹簍,穿行在層層疊疊的茶園間,指尖輕掐,一芽兩葉的嫩梢被輕輕摘下,落入簍中,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眼下,位于萬秀區德保旺茶旅融合產業園的梧州市竹茗茶園里,一行行茶樹上冒出一叢叢嫩芽,這里的六堡茶夏茶迎來了最佳采摘期。茶農們搶抓農時忙著采茶、制茶,一派忙碌景象。
“我早上8點前就來茶園采摘了,一天能掙100多元,采收高峰期的時候,一個月還能掙到4000多元?!笔稚喜刹鑴幼鞑煌5墓√m樂呵呵地說道。
近期,梧州氣溫適中、雨水充沛,為茶葉提供了充足的養分?!敖涍^春季積累,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比較高,加上近期晝夜溫差適中、光照充足,茶葉的鮮爽度和香氣呈現較好的狀態?!敝褴鑸@技術員程春霞介紹道,采茶農以成熟新梢的一芽一葉、一芽二葉、一芽三葉的標準采摘,茶園日均鮮葉產量可達500余公斤。
茶山上,茶農忙著采摘今年的夏茶,而茶園中控室內,技術員輕點屏幕即可查看每塊區域的土壤墑情和茶樹生長數據。
這片占地1050畝的茶園,是我市首個實現光伏水肥一體化的智慧茶園,140多塊光伏板不僅為茶樹撐起“遮陽傘”,更通過配套的滴灌系統構建起精準化管護網絡。
“茶園里的氣象、土壤監測預警系統,可隨時監測茶園氣候和土壤狀況,以數據為支撐,讓茶園管理更加精準?!敝褴鑸@總經理助理鐘鎮名說,茶園還配備了植保無人機、軌道運輸機、自動采茶機等先進的管護設備,可有效提升茶園作業效率。通過智能化系統和自動化設備的有機結合,企業可節省40%以上的人工成本,今年春茶產值預計突破50萬元。
從“看天種茶”到“數據管茶”,竹茗茶園的蛻變正是萬秀區六堡茶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目前,萬秀區茶園總面積超1萬畝,預計今年產量達138噸,產值達1200萬元。隨著氣象預警、智能裝備等技術的深度應用,這片承載著科技力量的綠葉,正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金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