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姚藍婷)在溫暖的午后陽光中,小黎熟練地將零件組裝成成品,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這個專注工作的年輕人,曾是一個存在社交溝通障礙的智力三級殘疾人。如今,小黎不僅實現了穩定就業,更完成了從“需要幫扶”到“創造價值”的蛻變。
兩個月前,小黎通過梧州市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基地組織的企業崗前實習培訓,在手工勞作中,從最初的緊張局促到逐漸適應集體環境,克服了社交障礙,為融入職場打下基礎。經職業測評和意愿咨詢,基地推薦小黎入職離家僅10分鐘路程的企業。如今,小黎已經在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每月能獲得2500元的穩定收入,更在基地的三次就業回訪中獲得企業對其工作表現的高度評價。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市殘聯堅持把殘疾人就業作為重中之重,組織黨員干部“邁開腿”走訪、“面對面”交談,廣泛聽取殘疾人意見建議,聚焦殘疾人急難愁盼和工作難點、堵點,針對性建立梧州市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基地,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該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基地位于梧州市殘疾人綜合服務大樓,采用“政府主導+企業運營”模式,整合政策資源與市場力量,助力殘疾人融入社會。目前,基地已幫助8名殘疾人穩定就業、20人靈活就業,帶動6戶殘疾人家庭增收。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在縣級殘聯、社區、工業園區拓展多個殘疾人輔助就業點,擴大幫扶覆蓋面,提升殘疾人職業技能和社會參與度,滿足殘疾人就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