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蒼梧縣嶺腳鎮表水村網箱養魚基地,養殖戶起網捕魚。這個養殖基地每天有上萬公斤活魚運到梧州市區銷售。梁萍 攝
在長洲水利樞紐上游約十公里的蒼梧縣嶺腳鎮表水村網箱養魚基地,幾百只網箱沿江延綿數公里,每天有上萬公斤鮮魚從這里運往梧州市區銷售。
養魚基地的主人是當地的28戶村民。他們中有致富帶頭人、本地創業者,還有貧困戶,他們合伙成立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通過帶頭人引領幫扶、社員抱團發展、擴大規模和延長產業鏈,穩步走向產業脫貧致富。
借資擔保扶貧養魚
表水村貧困戶黎來德每天都會到養魚基地看看自己的十多只網箱,給魚喂食,然后起魚,與其他合伙人的魚一起運往市區銷售。
黎來德養魚的本錢一部分是幾年前向親戚朋友借的,一部分是本土企業家黎金群借給的,另外還在黎金群的擔保下向銀行貸了五萬元。近年來,靠著賣魚的收入,他一邊還債,一邊照顧老母親,并供家里的三個孩子讀書,預計到今年底可把債務全部還清,實現凈收入。
表水村是自治區級貧困村,有1021戶3880人,其中有貧困戶59戶。因為靠近西江,依托豐富的水資源,不少村民做起了網箱養魚的行當。不過,因為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限制,養殖戶難以實現規模化發展,一些貧困戶更是苦于沒有本金,被擋在門檻之外。
“幸好有黎金群的幫助和支持,我們的養魚基地才得以發展起來?!别B殖戶黎神奇說。黎金群在外面做林產生意發家致富之后,不忘家鄉的父老鄉親,積極幫助大家解決養魚資金問題。
除黎來德之外,貧困戶黎土坤和黎建秋也是在黎金群的幫扶下開始網箱養魚,近兩年來年均增收5萬元以上,還有一些養殖戶通過黎金群的幫扶下逐步做大做強。粗略計算,黎金群近年來共向村里的貧困戶和養殖戶借出30萬元、擔保銀行貸款230萬元。
日前,黎金群還拿出300萬元作為投資款,牽頭與村里的另外27戶養殖戶一起成立了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伙抱團,想方設法減少養殖原料成本、開拓市場銷路、提高產品質量,逐步打造品牌效應,推動產業加快發展。
抱團發展利益共享
“原來大家各自為戰,養殖成本高、市場銷路窄,收益也不大,我希望通過成立合作社,在各個方面取得突破和進步?!弊鳛楹献魃绲臓款^人、資金支持者和發展統籌人,黎金群將企業和市場理念引入當地網箱養殖業,實行統一生產、銷售和管理,并給社員們分發股份,與大家抱團發展、共享利益。
合作社社長陳冠良介紹,合作社現有網箱約400個,養殖草魚、青竹等河魚幾十萬尾,年需魚飼料3000噸。在合作社模式下,每個月統一從品牌飼料生產廠家拿貨,比原來養殖戶自己從經銷商處拿貨便宜很多;合作社將河魚直接銷往酒店和市場,比原來通過批發市場再對外銷售少了一道環節,價格更高、銷路更廣。目前,合作社年銷售額約為3000多萬元,養殖戶的利潤由原來的15%提高到了25%左右。
“我們把魚細分為全草料喂養、半飼料喂養等幾個檔次,強化質量控制和管理,不同的品質賣不同的價格?,F在,品質較佳的全草料喂養青竹魚可賣到近50元一條?!别B殖戶黎和坤說。合作社即將在市區開設直銷門店,進一步完善銷售網絡;養殖基地還引進自動化投料設備,提高喂養效率,減少人工成本,推動產業不斷走向成熟。
“這還不夠,還要延長產業鏈,多點并進,不斷提高抗風險能力,才能推動產業健康發展、做大做強?!崩杞鹑赫f。合作社做了規劃,準備發展林下養雞、種植有機蔬菜和開發生態農家樂等項目。目前,試養和試種的產品質量和市場反應都不錯,相關項目正在逐步推進當中。
現在,貧困戶黎土坤對脫貧致富特別有信心。他說,有帶頭人引領、有合作社作后盾,他可以放心大膽地跟著干,今年計劃增加網箱數量,擴大養殖規模。
另一邊,黎金群還計劃在現有產業和項目實現穩定發展、帶動現有合作社成員脫貧致富的基礎上,繼續引領和帶動更多的村民特別是貧困戶加入進來,推動共同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