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時事  直播  房產 家裝  汽車  理財  零距離問政  騎樓論壇  周末玩乜嘢  我們相親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離網>> 專題報道 >>正文
             
        茶船古道尋跡·境外行:江山代有才人出,盤虬老樹發新枝
        2017-12-29 18:51    西江都市報   記者 蘇愛清 楊麥 龍天傳

        采寫:西江都市報記者 蘇愛清 楊麥 龍天傳

        一條“茶船古道”穿越百年,縱橫萬里。在時空的經緯交織之中,無數與六堡茶結緣的茶葉世家突破興衰藩籬,以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薪火接力,在“茶船古道”這出歷史大劇里閃亮登場,演繹屬于自己的傳奇故事。


        這些精彩故事里,有一個家族的傳奇相當獨特。這個家族從六堡茶的銷售做起,進而介入六堡茶的制作,然后產銷結合,形成了一個橫跨太平洋兩岸的六堡茶銷售網絡。在不同的歷史時段,這個家族又衍生出“合榮”“榮發號”“東升”“安發行”“河陽茶號”等眾多字號,在六堡茶發展史上留下強力印記。經過了數代人的傳承,這個家族至今仍大量制作并在世界各地銷售六堡茶。


        這個家族的故事,還要從20世紀30年代說起……


        產銷鏈條初構建

        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面臨內憂外患,社會動蕩,民生困頓,廣東江門的黃星海迫于生計,忍痛告別了家中的妻子和三個兒子,遠赴南洋謀生。


        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年,抗日戰爭爆發,隨后江門淪陷,黃星海與老家的妻兒失去了聯系。黃星海的二兒子黃新,如今已是85歲高齡,但對于年少時的動蕩生活記憶猶新。黃新說,抗日戰爭爆發以后,他和另外兩個留在江門老家的兄弟東躲西藏,生活顛沛流離。


        相比中國,此時的新加坡相對平靜,而且因為之前大量華工涌入,市場消費得以維持。


        當時,新加坡的茶葉市場相當興旺,茶葉來源卻非常緊缺,主要靠香港方面供給。黃星海有個妻兄在香港經營一家“光榮”雜貨店??吹搅诉@個契機,1940年,黃星海和其妻弟合股,在新加坡成立了“合榮土產公司”,通過“光榮”從香港將包括六堡茶在內的一些土產運到新加坡銷售。黃星海家族與六堡茶的交集就此開始。


        黃新在位于香港的茶葉發酵倉庫前接受記者(中)采訪。蘇愛清攝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黃新三兄弟回到了江門老家,并與黃星海重新取得了聯系,然而,這時的黃星海已在新加坡另組家庭。為了解決黃新三兄弟的生活問題,黃星海先是托人將他們帶到廣州讀書,1947年前后又托妻兄將他們帶到香港謀生,并寄來本錢讓黃新三兄弟在香港成立“榮發號茶葉商行”,專門從事茶葉收購與制作。


        在黃星海妻兄的指導下,黃星海的大兒子黃松森當起了掌柜,負責外出聯系業務,二兒子黃新跟隨舅舅學習制茶,三兒子則負責店里的各種雜務。黃新回憶說,當時“榮發號”除了直接購買六堡茶外,也在香港及周邊地區收購“散茶”(原料毛茶)自行制作六堡茶,收購和制成的六堡茶都裝船運到新加坡,交給“合榮公司”銷售。這個家族在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之間的六堡茶制銷鏈條,就這樣構建起來。


        遠赴異國建茶廠

        此后十年,時局幾番變遷,中國內地實行公私合營,茶產業實施統購統銷政策,對香港的茶葉出口由德信行統一代理,德信行再在香港選擇多家“頭盤商”進行分級銷售。這時,市面上的成品茶和毛茶驟減,香港茶葉市場進入到了整合淘汰階段,很多茶行因此歇業倒閉,“榮發號”也舉步維艱,只能是四處尋找能夠制茶的原料,努力維持著六堡茶的加工制作。


        1957年,是年25歲的黃新羽翼已豐,他離開了“榮發號”,與朋友合股創辦了“廣信”茶行。過了一段時間,黃新又轉讓了“廣信”茶行的股份,離開香港前往泰國北部的清邁,和朋友一起合股創辦了“東升茶廠”制作茶葉。當時,泰國北部的茶葉原料充足,黃新就在當地建設制茶工廠,收購茶葉進行加工,并放置于山洞發酵。“東升茶廠”制成的六堡茶和普洱茶全部運回香港,這些茶葉多數在香港銷售,也有一部分發往新加坡供給黃星海的雜貨公司。此時,經過股份轉讓整合,原來合股經營的“合榮”已經變成了黃星海獨資經營的“新榮發”。


        “榮發號”茶行以前出售的普洱茶   黃成太供圖


        隨著時間的推移,黃新在泰國北部的制茶事業越做越大,“東升茶廠”改名為“東升茶業公司”,并吸引了“鴻泰昌”的老板馬學富前來與其洽談合作。于是,“東升茶業公司”變成了“東升兩合茶業公司”,雙方合力擴大生產規模,繼續把在泰國生產的六堡茶和普洱茶運到香港地區及新加坡銷售。


        “東升兩合茶業公司”在泰國生產的茶葉被統稱為“泰茶”。如今,馬來西亞怡保的大東茶行仍然收藏著一些用麻包袋包裝的大竹籮踩壓六堡茶,麻包袋上赫然印著“東升兩合茶業公司”的生產印記,這無疑是這段歷史的最好注腳。


        黃新與朋友在泰國開設東升茶業兩合公司,此為該公司生產的六堡茶。蘇愛清 攝


        20世紀70年代初期,黃新結識了香港新華水產公司的職員陳自重。那時候,新華水產公司主要在香港地區和越南之間從事海鮮運輸業務,因此,與陳自重的相識,便成為黃新做大茶葉生意的又一個契機。


        據黃新的堂侄黃成太介紹,黃新曾向他憶述當年自己在海外制茶的整個過程,談及越南發展的初衷,黃新坦言新華水產公司的這條水路航線是關鍵因素,因為越南有大量茶葉,利用航運方式將加工制作好的茶葉運到香港銷售,可獲得較大收益。


        世事逼人。就在此時,和黃新合作的馬學富先是在泰國遭遇綁架,后又因車禍喪生。20世紀70年代后期,早已萌生退意的黃新毅然離開泰國前往越南河江,創辦了“河陽茶號股份有限公司”。此時越戰剛剛結束,越南經濟百廢待興,在當地投資建廠成本不大。于是,黃新在河江建起了制茶廠,收購當地的原料制作包括六堡茶在內的各類茶葉,同時在香港建立儲存倉庫,通過與陳自重合作,利用新華水產公司的船運渠道,把“河陽茶號”生產出來的茶葉運到香港儲存陳化后再行銷售。


        “阿叔(即黃新)曾告訴我,當時由于交通不便,他有時還要跟隨當地駐軍乘坐坦克上山收茶制茶。”今年,黃成太受訪時談及黃新在越南制茶的情況,專門介紹了當中的一些細節。


        家族生意更興旺

        歷經歲月的洗禮,由黃星海牽頭構建的家族生意越做越大。


        就在黃新勇闖異國拓展自己的制茶生意時,留守香港的黃松森也努力壯大著“榮發號”。除了從黃新處購進加工好的茶葉外,作為香港茶界“二盤商”的“榮發號”,也能從各個“頭盤商”手里獲得成品茶貨源。永生祥茶行有限公司曾是香港一家茶葉進口的“頭盤商”,該公司會計經理鄭永琨在1970年入行,他回憶說,當年“永生祥”從中國內地進口的很多六堡茶都賣給了“榮發號”,所以他和黃松森相熟。


        而在另一端的新加坡,黃星海在當地結婚生下的兒女們逐漸成長起來,他們協助黃星海經營“新榮發”,使“新榮發”的茶葉生意得以傳承發展。新加坡紅星酒家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許國威介紹,紅星酒家早期曾向“新榮發”購買六堡茶。


        1970年前后,黃星海的第四個兒子黃長安成家后離開了“新榮發”,自己創辦了安發行茶莊有限公司,專營向當地茶樓酒樓供應茶葉的批發生意,其經營的茶品中,很大一部分是六堡茶。而這些六堡茶,據黃長安的兒子黃國盛說,都由黃松森和黃新提供,其中黃新制作的“北泰茶”和“北越茶”,一度占“安發行”銷售的黑茶類茶葉總量的30%左右。


        “安發行”曾經售賣的“孖公仔”六堡茶    楊麥 攝


        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此時,黃新再次展現出其對茶業發展機會的捕捉能力。他回到廣東江門老家,建起茶葉儲存倉庫,把制好的六堡茶和普洱茶運回這些茶葉倉庫儲存陳化后再銷售,使得“河陽茶號”在香港地區和東南亞名氣漸響。


        而“安發行”在新加坡的茶葉生意也風生水起。黃長安把茶莊搬到了臨街的店面,同時經營茶葉的批發和零售生意,并進軍當地各大百貨商場和超市,開設專柜銷售包括六堡茶在內的“孖公仔”品牌等各類茶葉。當時,“安發行”的客戶并不局限在新加坡,來自馬來西亞、印尼的商家也從“安發行”購進六堡茶。黃長安的妻子李麥蓮至今仍然記得,在“安發行”的馬來西亞茶行客戶中,就有吉隆坡茨廠街的“天利行”。她說:“當時,‘天利行’直接向我們下訂單,每次下單都訂幾籮或十幾籮。直到十幾年前,‘天利行’結束經營后,才不再從我們這里進口六堡茶。”


        20世紀80年代,黃長安在安發行茶莊開設在百貨商場的專柜里擺放茶葉。楊麥 翻拍


        如今,安發行茶莊的員工在包裝茶葉。楊麥 攝


        到了20世紀90年代,受到成本漸高等因素影響,黃長安結束了在各大百貨商場和超市的茶葉專柜經營,但包括六堡茶在內的茶葉批發和零售仍在持續,“安發行”與黃松森、黃新之間的家族茶葉產銷聯盟也始終得以維系。


        1997年,移民風潮席卷香港,黃松森一家隨著這股風潮移民到了加拿大,同時帶去的,還有“榮發號”的牌子及這家茶行存下來的陳茶。這些陳茶在加拿大的唐人街很受歡迎。黃成太說,如今“榮發號”在加拿大已經開設了三家門店,仍以銷售陳茶為主,不過,執掌者已是黃松森的兒子。



        江山代有才人出

        長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更新換代,保持活力,是世事發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紀80年代中期,黃新從越南回到香港,仍舊從事制茶生意。為了保持茶品的質量,他多次到云南尋找和購買茶葉原料。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期,已近古稀之年的黃新漸漸覺得力不從心,殷切地希望有人傳承自己精心創下的茶葉品牌,并把目光投向了與自己關系極好的侄子黃成太。


        2001年前后,當黃成太再次到香港探望黃新的時候,老人正式向黃成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此時的黃成太已在經營化工生意,但是,面對老人充滿期盼的眼神,本來就對品茶和茶葉相關知識感興趣的黃成太答應了下來。


        從此,黃成太就跟隨黃新學習各種尋茶知識和制茶技術,并在廣東順德創辦了“一壺茶葉有限公司”,和黃新合作制茶藏茶,繼續傳承“河陽茶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黃成太熟悉了業務,與“安發行”的合作更多地落到了他身上。此時,黃成太和黃新已經把茶葉的加工制作業務,以及大部分倉儲藏茶轉移到了廣東、云南等地。


        安發行茶莊的倉庫   蘇愛清 攝


        時光一晃又是十多年,“榮發號”在加拿大的六堡茶銷售業務仍在開展,黃長安、黃新與黃成太之間的家族合作也在延續。到了2010年前后,黃國盛開始參與“安發行”的經營,并在2016年黃長安去世后接掌“安發行”,進一步強化了與其他家族成員之間的合作,使得六堡茶成為“安發行”長盛不衰的銷售茶品。


        在作出六堡茶產業將再次復興的預判后,數年前,黃成太開始深入梧州的六堡茶區,提前布局六堡茶產銷市場。他一方面大量收購茶農的六堡茶形成一定的陳化庫存,另一方面與當地的茶葉種制大戶及專業合作社合作,確保以后每年所需購進的六堡茶的品質與數量,為今后著重拓展的六堡茶生意夯實基礎。


        一代又一代的薪火傳承,使得黃氏世家的“茶業大樹”枝繁葉茂。這個發端于20世紀30年代的家族故事,至今已經延續了80多年,但是,或許這還只是一個開篇,這個茶葉世家仍將繼續書寫傳奇……


        李麥蓮如今仍在安發行茶莊門店照看生意。   楊麥 攝


        “‘安發行’經銷的新茶在中國內地制作”

        講述人:黃國盛(40歲,新加坡安發行茶莊有限公司老板,現居新加坡)

        為了謀生,我阿爺黃星海從廣東江門老家來到新加坡。我阿爺在老家和新加坡兩地有好幾個子女,我阿爸黃長安在兄弟里面排行第四。


        我阿爺在新加坡經營一家“新榮發”雜貨店,我阿爸在店里幫手跑業務,主要是到茶樓酒樓推銷茶葉。當時六堡茶在新加坡很有市場,很多茶樓酒樓都使用六堡茶,“新榮發”銷往茶樓酒樓的茶葉很多是六堡茶。這些茶葉都是我大伯父(黃松森)和二伯父(黃新)在香港制作的,然后運過來交給我阿爺銷售。


        1970年前后,我阿爸離開了“新榮發”,自己在歐南園二樓租了一個店面,創辦了“安發行”茶莊,繼續做茶樓酒樓的茶葉批發生意?!鞍舶l行”經銷的茶葉中有很多是六堡茶,仍然是從我大伯父和二伯父的公司進貨。需要茶葉時,我阿爸就打電話去香港那邊下單,湊夠一個貨柜,香港那邊就會發貨裝船運到新加坡。那時候我們店里每年都要從香港訂兩三批茶葉,一個貨柜的茶葉有六七噸,其中六堡茶占一噸左右。


        我阿爸之所以自己創業,是因為他之前積累了一定的人脈關系,他和其他朋友采用配套合作方式,承包整家茶樓酒樓的供貨源,一個供應蔬菜肉類,一個供應各種醬料,一個供應干貨海味,一個糧油等其他雜貨,我阿爸負責供應茶葉。新開張的茶樓酒樓都需要這些物資,而我阿爸和那些茶樓酒樓的廚房師傅又是朋友,所以這種“一條龍”的配套合作方式能拿下很多茶樓酒樓的供貨訂單。


        創業之初,“安發行”只有我阿爸一個人經營,大小事務都由他一手一腳操辦。當時,很多茶樓酒樓下訂單要六堡茶,每次要貨量都在幾十斤。我阿爸就把整籮的六堡茶鑿散,然后分別包裝,騎單車或開摩托車逐個送去訂貨的茶樓酒樓,我以前也幫忙開摩托車送貨。后來我們買了汽車,才改用汽車送貨。


        黃國盛(右一)、黃成太(右二)在馬來西亞怡保與當地茶人廖金亮(左二)合影。 黃成太供圖


        1979年前后,我們在新加坡很多大百貨商場和超市里都開設了專柜,賣茶葉和咖啡。專柜里面有很多品種的茶葉和咖啡,六堡茶是其中一個主要茶葉品種。我們把從香港發來的整籮六堡茶拆散裝成小盒包裝,打上自己的“嘜頭”(商標)再上架,我們當時使用的“嘜頭”叫做“孖公仔”。20世紀90年代以后,因為經營成本不斷上漲,入場要求也越來越多,我們不再在百貨商場和超市開設專柜,這個“嘜頭”也不再使用了。


        一直以來,我們賣的六堡茶不分等級,主要分為“原度”“六堡王”“天上天”“正山”等幾個品種,其中最好的就是“六堡王”,那是拆開整籮六堡茶以后,選取里面最好最完整的部分拼制而成的。


        以前,新加坡百分之八十的茶樓酒樓都使用我們供應的茶葉,當中也有幾家茶樓酒樓購進六堡茶后在樓面銷售。20世紀80年代,我曾跟我阿爸去過“深南堂”(當時的一家酒樓),里面就賣六堡茶。到了現在,新加坡還有百分之六七十的茶樓酒樓使用我們供應的茶葉,但已經沒有六堡茶供應了,主要是普洱、鐵觀音、烏龍、壽眉和茉莉花茶這幾大類。我們經銷的六堡茶如今都在門店零售。


        以前,我們賣的很多茶葉都是二伯父制作的,他在泰國和越南制作的六堡茶和普洱茶,很大一部分運到新加坡交給我們“安發行”經銷。這些六堡茶我們稱之為“北泰茶”和“北越茶”,其中泰國的茶葉條索更粗更長,當時我們對這種茶葉的進口量相當大,占到我們整個黑茶類茶葉銷量的30%左右。后來,二伯父把這些茶葉運到云南加工制作,加工好的茶葉運回香港存放陳化,然后再發貨給我們。而我們的六堡茶客戶中,除了本地和馬來西亞的以外,還有印尼和菲律賓的客商。2010年前后,就有菲律賓的客商打電話來新加坡下單訂購六堡茶,我們直接讓香港那邊把加工好的茶葉用船經香港運去馬尼拉。


        到了2000年以后,我們家族在香港的茶葉加工業務逐漸轉回中國內地,并交給了阿太(指黃成太)負責。他們制作的茶葉很多,每次都制作幾千件(籮),所以我阿爸和阿太合作,從中國內地進口茶葉到新加坡銷售。因為我們整個家族的生意是相互關聯的,二伯父在江門老家和香港都有很大的藏茶倉庫,所以我們店里如今賣的比較新的六堡茶都在中國內地加工制作,陳年六堡茶則從香港運過來。


        2000年到2007年前后,我們在中國內地訂購的茶葉都是用貨車全部運到香港后,再裝貨柜上船運來新加坡,因為香港當時的通關手續便捷。到了2007年以后,我們在中國內地訂購的茶葉全部改運到廣州裝船,發到深圳通關后直接運來新加坡。


        此前,“安發行”一直由我阿爸掌管,我幫忙打理。去年,我阿爸去世,“安發行”由我接管,我仍然和阿太合作不斷開拓市場,一起把家族的茶葉生意經營下去?,F在,“安發行”的茶葉除了在門店零售和批發給茶樓酒樓外,有的還銷到新加坡一些星級酒店。


        “我和朋友曾在泰國開廠制茶” 

        講述人:黃新(85歲,香港制茶商,現居香港)

        我的老家在廣東江門,家里有三兄弟。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局勢很亂,謀生艱難,我家里的田地又少,阿爺叫我阿爸黃星海外出闖蕩,找條謀生的路子。當時,我有兩個舅父在新加坡做生意,我阿爸就決定去找他們。


        我阿爸到新加坡以后,慢慢站穩了腳跟,就和舅父等幾個人合股開了一家叫做“合榮”的莊口(公司),專做土特產進出口生意。當時,我還有另外一個舅父在香港做生意,開了一家叫做“光榮”的莊口,專營日雜百貨生意。“合榮”就和“光榮”合作,從香港進貨后運到新加坡賣。以前六堡茶在東南亞很熱銷,“合榮”在香港采購的貨物中很多是六堡茶。


        1937年以后,日本仔打到了江門,我們三兄弟四處逃難,好不容易捱到1945年打完仗,我們才回到老家。這時候,阿爸寫信回來,托人把我們三兄弟接去廣州,我們終于在廣州安頓下來,并進了學堂讀書。當時,廣州有很多茶樓,茶樓里面都供應六堡茶,茶客落座的時候,上的大多是六堡茶。


        1947年前后,或許是擔心時局不穩,阿爸托香港的舅父把我們三兄弟帶到了香港。到了香港以后,阿爸又出錢給我們成立了一家“榮發號”茶行,一邊在香港及周邊地區收購六堡茶,一邊購買原料制作六堡茶。這些收購和制作的六堡茶,全部裝船運去新加坡,交給“合榮”銷售。當時,我們三兄弟年紀還小,所以茶行就由舅父暫時代管,我大哥黃松森負責接洽生意,并跟舅父學習管理業務,我負責生產制作茶葉和倉儲工作,我的三弟和另外一個表兄弟負責踩壓和搬運茶葉。我們在西營盤那邊有一間老屋,進深有二三十米,門面很闊,上面還有一個閣樓。當時我們就在這間老屋里面制作茶葉。當時市面上的散茶(茶葉原料)很多,我們能找到散茶供應的渠道,所以六堡茶的生意做得很不錯。


        到了20世紀50年代,中國內地對香港的茶葉出口有了“包銷商”(即“頭盤商”),我們的進貨渠道就少了,貨源很缺乏。那時候,我們找到什么散茶都買回來加工制作,已經沒有那么多講究了,不過我記得其中有很多六堡茶的茶青(毛茶)都是整筐從中國內地運過來的,我們一年起碼制作兩三百件六堡茶。制作六堡茶的時候,都是把茶葉蒸軟后倒入大竹籮里,人就站進竹籮里把茶葉踩實,踩實一層后又倒茶葉進去再踩,這樣一層一層地踩,直到把整籮茶葉都踩實為止。因為當時我們年輕,夠力氣,一籮六堡茶踩實以后有上百斤重。


        黃新在云南邊境尋找優質的野生古茶樹。  黃成太供圖


        后來,我大哥接管經營“榮發號”。到了1957年前后,我和別人合股開了一家“廣信”茶莊。做了一段時間,我又把股份轉讓給別人,跟另外一些朋友去了泰國發展。當時,我們幾個朋友在靠近清邁的地方合股開了一家“東升茶廠”,用當地的茶青做成“茶餅”(普洱茶茶餅)和“散茶”(六堡茶)?!吧⒉琛弊龊靡院?,我們就將其運回香港交給行家(即中間商),由他們拼配后再賣給茶樓,這些“茶餅”和“散茶”在香港一般被叫做“泰茶”。當時,我們的茶葉產量很大,通常都是整柜(集裝箱貨柜)整柜地運回香港。運回香港的茶葉大多在當地銷售,也有部分運到新加坡,交給我阿爸和我的兄弟銷售。我大哥管理的“榮發號”制作的茶葉,應該也有一部分供給我們家族在新加坡的莊口。


        后來,我又去了越南,和朋友一起合作制茶。因為當時香港的茶樓越來越多,需要使用很多茶葉,我們就在越南制作六堡茶和普洱茶,讓我的朋友將茶運回香港批發給茶樓酒樓,當中也有一些貨發去新加坡。相較而言,越南茶的條索比泰國茶更幼細一點,但湯色和口感都優于泰國茶。


        在越南制作了多年茶葉以后,20世紀90年代,我回到了香港。1997年,我大哥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他把“榮發號”也搬了過去,“榮發號”留存的很多陳年六堡茶和普洱茶,他也一起帶去了加拿大。“榮發號”如今還在加拿大經營,不過,我大哥的身體狀況不太好,“榮發號”的生意已由他的兒子接手打理。


        回到香港以后,我還是繼續制茶,也多次去云南尋找茶葉加工制作。后來,我年紀大了,尋茶制茶同時做太辛苦,實在吃不消,我就讓阿太(黃成太)他們接手,我們一起合作做生意。


        “如今我們在六堡鎮大量收購茶葉”

        講述人:黃成太(52歲,河陽茶號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內地區域負責人,現居廣東順德)

        我以前在廣東順德做化工生意。我很喜歡喝茶,和阿叔(黃新)的關系一直很好,每次到香港,我都到阿叔家里,陪他喝茶聊天。那時候,我阿叔已經在很多地方制作茶葉,還創辦了“河陽茶號”,當時主要加工制作普洱茶和六堡茶。


        據我阿叔說,20世紀30年代,他的阿爸黃星海就到新加坡謀生。到了20世紀40年代,他的阿爸在新加坡開了一家“合榮公司”,從香港進口土產在新加坡銷售,當時六堡茶在其中占了很大比例。


        1947年前后,我阿叔和其他幾個兄弟來到香港,后來一起加工制作六堡茶。到了1957年,中國內地發生了很多事,私企茶葉銷售受到公私合營的影響,出口渠道沒有了,在香港做茶的企業無論是貨源組織還是銷售都變得很困難,于是,我阿叔離開香港,去了泰國清邁制茶。清邁是泰國北部的一座城市,氣候涼爽,適合種茶,我阿叔將制茶技術帶到那里,教授當地茶農種茶制茶,并將制茶工廠設在當地的山洞里,便于發酵茶葉。他當時制作了很多六堡茶和普洱茶,還和另一個普洱茶品牌“鴻泰昌”的老板馬學富合作,把在泰國生產的茶餅運到香港賣。


        后來,我阿叔結識了香港新華水產公司的陳自重。當時,新華水產公司主要從事海鮮運輸業務,負責將越南的鮮魚運到香港。我阿叔想,是不是可以借助這條水路將越南優質高山茶葉運到香港,就在這個時候,和他合作的馬學富先是在泰國遭遇綁架,后又因車禍喪生,于是,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我阿叔離開了泰國,前往越南河江發展。


        當時,越南北部的茶農還沒有熟練掌握曬茶制茶的技術。我阿叔在當地待了很久,除了尋找優質的高山茶,還教導當地茶農制作黃茶和曬青茶。由于當時交通不便,我阿叔有時候還要跟隨當地的駐軍乘坐坦克上山。慢慢地,他在越南河江建起了制茶廠,創辦了“河陽茶號”,加工制作六堡茶、普洱茶等各種茶葉,同時還在香港建立了自己的儲存倉庫,和陳自重合作把“河陽茶號”生產出來的茶葉運到香港儲存陳化后再銷售。


        20世紀80年代,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力度越來越大,我阿叔回到廣東江門,在老家建立了茶葉儲存倉庫,“河陽茶號”這時候在香港地區和東南亞都已經很有名氣了。


        1984年的時候,我還是個高中生,住在江門老家,經常到我阿叔的茶葉儲藏倉庫幫忙,向他請教茶葉制作技術和知識,還經常跟他到國內各個茶葉加工企業參觀學習。在不斷的參觀學習中,我對茶葉的生產產生了濃厚興趣。


        2001年前后,有一次,我去探望阿叔的時候,他對我說,他年紀大了,總是尋茶、制茶恐怕身體吃不消,希望我能接手他的工作,繼續從事家族的茶葉生意。我聽了阿叔的話以后,覺得試試無妨,于是欣然答應。


        我跟著阿叔去了幾次云南的普洱茶區,學習尋茶、制茶知識,還在廣東順德建了一個大型茶葉倉庫,由阿叔指導制作茶葉,然后將茶運到順德的倉庫儲藏陳化。經過一段時間實踐,我逐步熟悉業務,也掌握了尋找茶葉的渠道,之后阿叔就不再外出奔波,而是留在香港或江門老家專心制作茶葉。尋茶的經歷讓我覺得很有意思,我索性放下自己的化工產品生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和阿叔合作制茶方面。在接下來的年頭里,我跑遍了整個云南茶區,也到各地茶區參觀學習,對各種茶葉的相關知識有了清晰的了解。


        黃成太在云南尋找野生古茶樹。  黃成太供圖


        我們家族以前在香港開設有一家“榮發號”茶行,由我另外一個阿伯黃松森經營。一直以來,我阿叔和阿伯制作出來的六堡茶等各種茶葉,都運到新加坡銷售。我們家族還有一個分支在新加坡,經營一家“安發行”茶莊,現在這家茶莊由我的兄弟黃國盛掌管。我和阿叔合作生產出來的茶葉,很大一部分發去新加坡交給我的兄弟經銷。


        1997年,我阿伯移民去了加拿大,他把自己經營的“榮發號”茶行,以及茶行存下來的陳茶一起搬到了加拿大。這些陳茶在加拿大的唐人街很受歡迎,現在“榮發號”在加拿大已經開設了三家門店,主要銷售的還是當年帶出去的陳茶。不過,我阿伯年紀大了,“榮發號”的茶葉生意已經由他的兒子接手。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家族生產和經銷茶葉以普洱茶為主。最近幾年,我看到六堡茶的市場熱度上升,產品認知度越來越高,覺得這個茶品今后的發展空間巨大,而且,我們家族之前就有六堡茶制作的歷史和技術,所以我就著手恢復制作和儲存六堡茶。


        為了深入了解六堡茶,我在幾年前到廣西梧州市的六堡茶區考察當地的茶葉品種。當時六堡鎮的交通條件還不是很完善,尤其是上黑石山和石牛頂的山路十分崎嶇。當時剛下了雨,我只能搭乘摩托車上去,一路顛簸實在難受,這比去云南茶區尋茶還辛苦。不過,我還是堅持了下來,跑了六堡鎮很多茶場,認識了很多茶農和茶葉合作社,也買了很多六堡茶回去對比。


        經過比較,我選定了茶品種類,然后著手存儲六堡茶。在去年春茶采摘的季節,我進入六堡鎮大量收購茶葉。當時等級較高的六堡茶每斤收購價要100多元,我帶著現金開車到每個茶農的家里逐一收購,一下子買了幾十萬元。我還記得,當時我逐家收購茶葉,一直不斷試茶,肚子餓得難受,山上又沒有飯店,我一直忍到下午2點鐘,實在熬不住了,在一家茶農家里隨便試了點茶就想先下山吃飯。那個茶農問我為什么不選購他的茶,結果得知我想趕去外頭吃飯,就熱情地做飯招待我。最后,我把他家里所有的茶葉都買了。


        黃成太到六堡鎮茶農的家里了解當地的茶葉制作工藝。 黃成太供圖


        我收購的六堡茶全部運回廣東的茶葉倉庫儲存陳化。六堡茶具有“越陳越好”的特點,使用傳統制作工藝,將茶葉壓籮再放入倉庫存放,控制陳化的倉儲環境,這些程序都很重要。所以,我現在每年都大量購進和儲藏六堡茶,這些六堡茶并不立即用于銷售,而是先陳化到一定年份后再投入市場。市場上對六堡茶的需求非常大,最近,我們之前收購的有點年份的優質六堡茶一下子賣出了70籮,而我們新制的六堡茶則要等幾年才能上市。


        今年,我同樣在六堡鎮里收購了很多春茶和秋茶。如今六堡茶區里的茶葉收購價上漲了很多,但我覺得質量好的六堡茶價格應該相對高一點,這樣才能提高茶農的積極性。


        由于我在六堡茶區一直四處尋茶買茶,因此在當地找到了一些合作伙伴。如今,我不再需要逐一去農戶家里收購茶葉,一些專業的茶葉合作社或茶葉大戶會代我去收茶,再按照我的要求制作茶葉,然后按照訂購價賣給我。這種合作方式省去了很多麻煩事,對于培育壯大當地的茶葉種植龍頭企業也有好處,六堡鎮的譚愛云就是用這種方式和我合作的。


        編輯:鐘笑瑩

        梧州零距離客戶端

         
         
        我也來說兩句 0條評論 | 查看評論
         
         
        會員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留言內容:
         
        · 倒伏樹木伸進居民房屋
        · 小區綠化帶種上了蔬菜
        · 岑溪市聚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提質擴容綜述
        · 我市2024年漁業執法系列專項行動工作突出獲表揚
        · “嚴起來”以清風正氣凝聚我市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正能量
        · 建暉紙業向高端紙品制造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 一季度我市投遞量增速高于全區水平
        鄉村畫卷
        文明旅游 不負美景
        一路繁花
        花紅樹綠相映成景
        梧州港大利口 作業 ...
        六旺樹開花
        梧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08001990號 梧公網安備:45040000045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許可證號: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離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梧州零距離網”的所有作品,任何媒體轉載須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梧州零距離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精华|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久|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色偷偷亚洲男人天堂|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亚洲精品麻豆av|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AV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av无码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午夜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