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盧海燕 實習生 吳焰 黃紀蓉 近日,有市民反映梧州市河西片區道路整治效果明顯,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同時市容市貌也得到大改善,但相比之下萬秀區河東老城區部分街巷路面存在凹凸不平的現象,影響市民出行,給市民生活帶來不便,還十分影響市容市貌和文明形象。 記者調查:多路段存在路面凹凸不平 11月27日,記者走訪了萬秀區老城區的大中路、北環路、民主路、經正巷等路段,發現這些路段的人行道上確實存在市民們反映的路面凹凸不平等情況,嚴重的有凹進去的大坑,而情況較輕的則是路面坑洼不平整。 
在大中路51號至55號鋪面門口中間的人行道路面,存在較為嚴重的坑洼情況,如同凹進去一個大坑(見上圖圓圈處,盧海燕攝)。在大中路53號門口前出現了地面下沉,地板磚破碎、凹陷、亂翹的情況,地板磚下的泥沙已經溢出路面,大中路53號門口與地面已經出現十厘米高的下凹縫隙。記者走在此路面上時地板磚有松動情況。在其旁邊是一棟居民樓,據配鑰匙店鋪老板袁先生介紹,這段路出現下沉的情況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由于路面情況不太好,加上行人每天行走使得路面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居民們曾向所屬的街道居委會反映過這個狀況,但遲遲無人前來修理。袁先生自家的店鋪前也曾坑洼不平,他自己用水泥進行填補才顯得平整一些。 在大中路的富業大廈門前的水泥路面下凹、破碎,并有積水,路面曾有新水泥修補痕跡,但修補后路面仍然坑洼不平。 記者走訪北環路段時同樣發現路面存在凹凸不平的情況,水泥地板磚破碎、翹起,走過時會發出響聲。 在維新里經正三巷部分路段的地面也存在破爛坑洼的情況。 居民反映,路面出現凹凸不平這種情況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不利于居民安全出行和營造和諧社區,而且不方便居民行車和出行,還十分影響市容市貌。 市民心聲:望有關部門盡快修補坑洼路面 “這樣坑洼不平的路面,年輕人路過都容易摔倒,何況腿腳不便的老人了。”市民陳阿姨跟記者說,河東老城區不是一兩個街道有坑洼不平的現象,而是多個街道都有此現象,這里居住的老人又多,道路坑洼不平使得老人出行容易造成安全隱患,而且路面凹陷坑洼的現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希望有關部門及時補修。 住在富業大廈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如果遇到下雨天,路面容易積水,整個路面雨水與泥沙混合在一起,變得泥濘不堪,騎摩托車或者自行車經過這段路,容易被濺一身泥水。平日這里過往的車輛雖減速慢行,仍難以逃過“一搖三晃”的顛簸。這里出入的老人小孩多,坑洼路面容易造成踏空、摔跤等安全隱患,希望有關部門對河東片區的道路進行排查,對于坑洼不平的路面盡快修補,給市民營造良好的出行環境。 不少市民發出同樣的呼吁,道路是城市的動脈,既擔負著市民通行,又是城市一道風景線,希望有關部門能及時解決路面坑洼破爛的情況,使得路面恢復往日的平坦,消除安全隱患。 據了解,萬秀區正積極開展“美麗小巷”活動,對轄區內的學德路、塘基里、南中市場周邊等16處小街小巷進行了改造和提升。市民希望其他道路也能盡快實現由“臟、亂、差”到“凈、暢、美”的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