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長洲區長洲鎮泗洲島,周邊江水如碧,島上游人如織,在沙灘玩耍的家庭用遮陽傘打造出一個個親子空間……雖然眼前的景象莫思銘已多次看到,但他仍忍不住拿起手機定格下這美麗的畫面。 2017年,被評為四星級鄉村旅游景點;2019年,獲得全國生態文化村的稱號;2020年,獲得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的稱號……“旅游業讓泗洲島煥發了生機”,回顧近五年來泗洲島發展的足跡,莫思銘由衷地感嘆說:“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近五年來,泗洲島的鄉村游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村民對這個島的感情也經歷了從‘遠離’到‘回歸’的變化過程。” 泗洲島上的村民世代以打漁和種地為生,因資源有限、收益不高,以前,“逃離泗洲島”外出打工,成為島上不少年輕人的選擇。 從2016年開始,變化在悄悄地發生。考慮到島上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良好,且道路、路燈等基礎設施已建好,長洲鎮決定在泗洲島發展旅游業,并動員村民參與其中,共建美好家園。鄉鎮干部一家家入戶動員,最終,一些村民被動員起來。 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泗洲島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提速:環島路上的竹子枯枝、芭蕉木、雜草清理了,游客中心到洲頭環保路的竹籬笆景觀立起來了,進村道路拓寬硬化了,洲頭到青山廟護欄改造護坡綠化完成了,健身步道修建了,泗洲村黨建小花園美化了……隨著一個個項目的推進、完工,泗洲島面貌煥然一新。產業有了發展,家園變得美麗,村民的心更熱了。 泗洲島的美名日益遠揚,來島上旅游的客人逐漸增多。看到家鄉的變化,一些已外出就業、創業的村民也回鄉發展了,他們在泗洲島上建江景民宿,經營農家樂餐廳,并逐步取得了收益。泗洲島的旅游業得到越來越多村民的支持。 這時,長洲鎮又適時引導泗洲島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傳統文化傳承,增強旅游業發展的軟實力。“這幾年,泗洲島每年都舉行青山廟會,唱已被列入自治區非遺名錄的下俚歌,青山廟會已成為長洲區的特色文化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觀賞。”莫思銘介紹,泗洲島還創建了長洲區黨史館、下俚傳習所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平臺,今年還新建了村史館,正著力發展紅色旅游。 “這里不僅可以成為市民休閑、學生研學的地方,還適合開展各種黨建、團建活動,相信,以后旅游業會越來越興旺……”憧憬著泗洲島的美好未來,莫思銘臉上掛著開心的笑容。 ■相關鏈接 過去五年,我市以特色旅游小鎮、旅游慢村、規模化農業產業園、新型農村社區、休閑漁業等項目建設為抓手,扶持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示范項目建設,培育田園綜合體、現代農業莊園等休閑農業旅游業態,并通過特色農產品推廣活動促進農特產品向鄉村旅游商品轉化。近五年,我市新增廣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的鄉村共13個,新增廣西四星級及以上鄉村旅游區(農家樂)25家。 (梧州日報記者 冼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