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她是我們單位的學習達人!”“她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積分讓我們望塵莫及。”“這份榮譽她實至名歸!”……這是同事們對梧州日報社梧州零距離網站總監劉遠菁的稱贊。在同事的眼中,劉遠菁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學霸”,不僅在各類知識競賽中成績優異,還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組內排名一直獨占鰲頭。 
陳榮貴(左)、劉遠菁(右)展示“學習強國”文創產品獎勵。梧州日報記者 何鎏 攝 最近,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對全區1000名“學習強國”學習積極分子進行通報表揚,劉遠菁榜上有名。“成為全區‘學習強國’學習積極分子,對我來說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種鼓勵、一種鞭策。”面對表揚,劉遠菁如是說。 好學不知倦 “越是深入學習,越是感覺自己所知太少、學得太少、懂的太少。”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劉遠菁始終懷揣著學習的緊迫感。在她看來,身處學習型社會,破除“本領恐慌”的有效途徑就是學習。只有掌握國情、世情,了解本地事、身邊事,才能更好地開展新聞宣傳工作。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剛推出時,因其內容廣博、海納百川而備受推崇,劉遠菁也很快成為它的忠實“粉絲”。每天一早起床,點開“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一邊洗漱一邊看視頻、聽音頻,讀點新聞、聽點趣聞;中午時段刷題,在輕松的“挑戰”中增長見聞;晚上下班后,打開平臺做些輕閱讀…… 日復一日,運用碎片時間學習、積累、感悟,成了劉遠菁的日常。 求知亦求真 前段時間,“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新推出知識檢索功能——“強國辭典”,收錄了《辭海》(第七版)等工具書,能幫助平臺使用者更深入地了解生僻詞。這一項功能的“上新”,讓劉遠菁又驚又喜。因為在稿件編審過程中,她習慣咬文嚼字,遇到一些艱澀難懂,或在表述上與日常理解不符的字詞時,她可以在“強國辭典”搜索、核對,既更新了稿件編審的知識儲備,也確保了宣傳報道科學嚴謹。 “我們不能一知半解地把未經核實的信息發布出去,每一篇稿件都要用嚴謹的態度去對待。”劉遠菁說。徜徉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之中,劉遠菁不斷汲取新的知識,不斷更新認知。 學習促進步 “今天你點開‘學習強國’了嗎?”“今天你答題了嗎?”“看到你的學習積分,我慕了!”工作閑暇之余,這些對話常出現在劉遠菁與同事的日常交流之中。 在劉遠菁看來,“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設置了不少互動的學習項目,使得學習成為一種樂趣。每每看到同事在平臺發來答題“對戰”信息,她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勁頭就會被激起。“梧州日報社有濃厚的學習氛圍,我們借助‘學習強國’平臺寓學于樂,讓我感覺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劉遠菁笑了笑說。 學久以致著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在‘學習強國’的‘廣闊天地’里,開闊了眼界心胸,淬煉了思想靈魂。”劉遠菁說。“學久以致著,行久以致遠”是她在學習中得到的深刻感悟。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她始終在“尚學、樂學、善學”的氛圍中有所追求,有所收獲,有所成就,通過不斷學習,努力成就自己、反哺工作。 “新聞在路上,學習也永遠在路上。”劉遠菁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