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一轉眼,已經是2025年1月。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經濟社會發展如何開好局、起好步,對于完成全年工作目標任務十分重要。 筆者覺得,要想完成上述目標,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必須拿出干大事、創大業、走在前的魄力,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奮斗姿態,奮勇爭先、狠抓落實,全力以赴為梧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才能確保全市經濟社會“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 我們必須認清今年做好經濟工作所面臨的發展環境,準確把握國家政策機遇、區域發展機遇和我市良好發展基礎。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都釋放了許多利好政策和措施。這些政策措施以及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等組合加力釋放,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疊加發力,是我們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最大底氣和信心。此外,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1010”文件實施方案、支持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建設沿邊臨港產業園區等一系列對廣西發展利好的重大政策。在中央一系列區域部署的政策利好下,梧州發展將迎來新機遇,向著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我們必須把穩工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鞏固恢復向好趨勢,將進一步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增長引擎,充分發揮工業“壓艙石”作用。市委書記蔣連生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聚焦打造循環經濟等優勢產業集群,加力“智改數轉”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加力打造千億元國家級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加力深化實體經濟調研服務,不斷夯實穩增長“壓艙石”。因此,我們必須緊扣打造國家級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加大工業釋放產能和延鏈補鏈力度,深入實施新一輪工業振興三年行動,圍繞龍頭企業、重點項目做好精準服務,全面釋放工業生產產能,推動工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我們必須聚焦抓項目擴投資,持續提升經濟活力。重大項目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項目早一天建成投產,就能早一天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中央提出,2025年要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自治區強調要以更大力度實施“三個一萬億”工程。當前,我市經濟依然處于“投資拉動型”發展階段,各級各部門必須明確抓項目就是抓經濟,穩投資就是穩增長。因此,我們要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堅持專班推進機制,更好發揮統籌作用,齊心協力、高效聯動做好各項工作。一方面,我們要搶抓政策機遇謀項目爭項目,深入研究一攬子增量政策,抓住審批窗口期,圍繞“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做好項目策劃與包裝,爭取更多政策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各級各部門要重點推動工業振興、茶文旅、農林水、城建交通、民生等六大領域十大工程項目建設,做到應開盡開、能開盡開,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形成有效投資。 所有未來,始于當下。全市廣大干部要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堅持“認真工作只是合格,用心工作才是優秀”理念,勇于擔當、敢于作為,緊抓快干,能快干就快干,不干則已、干就干出水平,不抓則已、抓就抓出成效,奮力爭取全年發展最好結果。
|